第686章 副官去接(第2页)

 如此正规威严,让手下士兵以为他来自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而事实上,柱子的晋升之路,要超过绝大部分军校生。而晋升速度之快,不仅因为柱子能打仗,立下大功,还有牺牲太多,营长、副营长全都殉国。 

 营长威严,还以身作则,士兵们不敢懈怠,连排长们仍踢着,骂着让士兵们加快速度。 

 集合完毕,柱子站在士兵前面。他身后砖墙上,石灰写着八个大字:枕戈待旦,收复山河。 

 “这是我们打仗的精神状态和意义,死了,后人也会记着我们!”柱子不止一次,对士兵们说过类似的话。 

 柱子带头,齐声高喊这八个字。连喊三遍后,开始跑步出操。 

 柱子刚要迈步,一个士兵匆匆跑来,向柱子报告,来客人了,还是您的兄长,蒙山支队一团独立营营长。 

 什么?柱子不由愣了。 

 这几天,柱子又不顺心。他向赵鹏举下了逐客令,赵鹏举不仅不理他,还跑到九山打了一仗。打完之后,二连又回了铁山附近。 

 柱子派人去交涉,泥蛋冷冷地回答:“回去告诉你们营长,这事他亲哥说了算。” 

 柱子知道,夫子山八路军从李智开始,就灵活多变,打不过鬼子,就撤离,遇到关口,却比十三郎还拼命。现在更厉害,软硬刁憨精,都学会了。什么我哥说了算,我哥是我哥,不是我上峰! 

 但决不能动手,柱子也丝毫没这个念头。他只是以为,以苏鲁战区名义,告诉赵鹏举这是113师防区,独立营就会撤退。 

 还有,柱子不是只想不做。洋洋洒洒,写了两千余字,把自己游击计划,呈报给王家卫。内容是如何效仿八路军,动员所有能动员的力量,在南水县各乡都成立游击小队,从而形成对县城的包围之势。 

 想法固然好,而且还有八路军成功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但国军和八路军作战思想完全不同,也没有储备游击战和动员百姓的人才。再往深里说,国军和百姓关系,远不如八路军,很难组织和动员。 

 柱子热情高涨,王家卫又不想当场反驳,只好说:“想和做是两回事,你要真想这么干,我劝你还是去夫子山,找你哥哥栓子,再学习些时日。对了,我听说他们还县委和县政府,帮衬着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