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 章 必须除掉

 出城向北,五里之外有个村子,叫柳行,村东村北,都是成片的柳树。 

 这片柳树存在多少年了,没人知道,更没有任何记载,从明初,柳行村祖先打山西老鸹窝,迁移到这里时,就长着一行柳树。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村里人学会了编筐,手艺越来越好,种的柳树越来越多。 

 老的柳树慢慢老去,死后,或被村里人砍去,当了劈柴,或在阳光雨露下,慢慢腐朽,最后了无痕迹。 

 新的树苗长了起来,越长越高。人们砍下柳条,编成大小不一,又形状各异的筐。 

 向东北,穿过柳树林,走上三里,又是大片的枣树林。 

 枣树林中,也有一个村子,而且很容易叫人想起,这个村子叫枣林。 

 的确,现在村名就叫枣林。而在末代皇帝没退位之前,还不叫枣林,叫枣营。 

 据村志记载,枣行最早同样追溯到明初,不过,那时不是村,而是兵。他们同样开垦荒田,自给自足。 

 到明朝中后期,就没了兵,全成了民,而枣营村名一首叫着。笨蛋的丧权辱国的皇上没了,天下却仍然纷乱,今天张大帅,明天李大帅,后天又来了吴大帅,你唱罢我登场,反正都是为了争地盘,比谁的枪多,谁的人多,还有谁的小老婆多。 

 苦的只是老百姓,也想尽办法,避着灾祸。村里老人商量一下,觉的村名太大,仍觉得像兵营,于是把营换成了行。 

 枣字没去掉,因为枣林的枣,和柳林的筐,己名扬百里之外,成为村里百姓挣钱的渠道。 

 人怕出名猪怕壮,何况安平出了马大炮。马大炮不放过任何捞钱的机会,而且柳行、枣行较为隐蔽,可以把这里当成生意中转站。 

 当上警察局长,马大炮就派警察驻扎在柳行,开始征收治安税。鬼子来了,马大炮先当保安团长,后当保安团长,这里派驻的不再是警察,而是一个排,修筑炮楼后,又增加一个连。 

 马大炮也控制卖筐、卖枣的生意。低价收,高价卖,百姓稍有怨言,就挨毒打,若不从,不卖给马大炮,就被当成抗日分子,把手脚定在树上,活活渴死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