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绝密进行

 吴刚也在想,而且一首在想。免费看书搜索:找小说网 起初派李智来夫子山,原因有三。 

 一是夫子山林地形地貌很好,很适合打游击,不成立抗日武装力量,着实可惜。 

 二是夫子山成立抗日队伍,成为蒙山支队向西的前沿,与津浦路西侧湖西根据地遥相呼应,必要时可联手中断鬼子津浦铁路运输线,甚至可以向南出击,破袭陇海铁路。 

 三是第一支夫子山游击队全军覆没,极大影响安平县及其周边抗日热情,需要尽快重建游击队,以振奋有志之士反抗鬼子的勇气和意志。 

 地理位置如此重要,再次成立夫子山游击队如此迫切,须派得力干将。恰巧李智犯了错误,擅自杀了伪军俘虏,吴刚也就借机把李智“贬”到夫子山。 

 吴刚了解李智,不管让他当营长,当连长,还是当民兵队长,只要给他一把枪,一年之内,他就能在夫子山拉起一支响当当的队伍。 

 结果却是西边太阳东边雨,到时无晴也有晴。鬼子在津浦线两侧部署重兵,徐州骑兵旅途可快速向北增援,小林龟山也很精明,在山林东侧拉起一道封锁线,从而导致与湖西根据地遥相呼应的目标未达成,破袭津浦路和陇海路目标暂时搁浅。 

 夫子山独立大队却超乎吴刚预料。以吴刚目标,所谓响当当队伍不过一个加强营,最多五百多人枪,这己在贫瘠山林己难能可贵。李智却拉起上千人正规军,还有近千人游击队,打的小林龟山生不如死,打的鬼子不停向安平增兵。 

 通过夫子山游击队发展,吴刚再次认识到李智打仗本领。但鱼长大了,原来的小溪水太浅了,就得挪动地方,游到更大的江河里面。蒙山根据地东西两百里,南北一百里,进可攻,退可守,还可向南北两个方向转移,虽然还有二团、三团,也足够容得下李智发挥其聪明才智。 

 出乎意料的还有栓子。栓子己是战斗英雄,而且具有打仗的天分,吴刚想调栓子到警卫连,就是想观察并进一步培养栓子。谁都不知道抗战要打多少年,若是等吴刚他们老了,打不动了,得后继有人,继续和小鬼子打下去。没想到,小小年纪就己在李智和老孟心里能独当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