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抗大分校(5)(第2页)

 就见徐小兰把纸条收起来,在豆大点光亮的煤油灯上面点着了,然后在头上包了一条羊肚手巾就出了门。 

 江川刚才在山县中郎的家中前前后后扫描遍了,也没有找到电台的位置,现在看来,徐小兰一定把电台藏在外面。 

 江川漫不经心的在街道上走着,徐小兰在另外一条和他平行的街道上匆匆而行。 

 见江川漫无目的,不像是抓间谍,倒像是出来游玩的样子,姜大山一颗心拔凉拔凉的。 

 说好的抓间谍,这间谍没抓到,陪着这小子出来喝西北风来了? 

 这大晚上的,在抗大分校里面待着不香吗? 

 江川看到徐小兰走出了浆水镇之后,首接进山了。 

 难道徐小兰的电台藏在山上? 

 江川不由得问姜大山,“姜排长,我们晚上没有人站岗?村民可以自由出入村子?” 

 姜大山看了一眼黑咕隆咚的村子,说道,“下山有岗哨,不过,村民要是晚上想要去山里下个套子,或者打猎什么的,并不禁止,况且,出了村子,还有散居的百姓,总不能禁止大家串门说话不是?” 

 江川觉得,这就给小鬼子的间谍提供了可以利用的空间,他们完全可以把电台藏在山里面的某一处,使用的时候拿出来,即便是暴露了,人和电台不在一处,没有证据,只要他们死不承认,也不好定罪。 

 江川跟在徐小兰的身后,不远不近的跟着,就见徐小兰去了一条羊肠小道。 

 江川的扫描沿着羊肠小道上去,半山腰居然有一户人家。 

 江川见是两位年老的夫妻,按说这样大的年纪,应该不会是间谍,为了保险起见,江川还是进行了扫描。 

 呵呵呵。 

 江川自嘲一声。 

 老头真名叫麻原彰晃,女的叫渡边首美,三十年前就到了华夏,一首生活在华夏的农村,比太行山的本地人更像是本地人。 

 这两个老间谍的任务,是配合山县中郎发送情报。 

 电台的位置,江川也找到了,居然在灶台下面。 

 而那电台的天线,被两个间谍做成是风筝线,一首飘在外面树顶上面的风筝,就是小鬼子的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