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60年代小可怜6(第2页)

 上面写了二十多个各式各样的工种,车间的工人,出版报的宣传语,坐办公室的会计等。 

 陈嘉踮起脚尖在拥挤的人群中去拿招工表。 

 招工人员大声地喊:“户口,你的户口。” 

 陈嘉的手从挎包里把村里开的证明拿给他,招工人员随意看了一眼,确认红章后,把一张表格递给她。 

 陈嘉接过表格,找了个安静点的地方,填写个人信息以及文化程度。 

 交上招工表,机械厂招工办会进行初步筛选,三日后,会将允许考试的名单贴在布告栏处。 

 系统见陈嘉忙活完了,说:“家属楼挤得满满当当没有租房的,普通民房三代或西代同堂也别想了,但是政府给鹿城一些手艺人和小掌柜保留了自住的产权,有的住不完的就拿出招租。” 

 工作报上名了,现在租房也有门路了,陈嘉内心平静下来,又想到另一个赚钱的门路。 

 现在向报纸、杂志投稿是有稿费的,普通作者可以拿到千字2元-7元不等,散文另算。 

 等到了明年以及后面的十余年,会取消稿费。 

 但眼下,陈嘉还能赚一年的稿费。 

 每个小世界的历史走向虽然差不多,但是作家名人换了一批,文学作品大不相同。 

 她完全可以借鉴再润色一二的嘛! 

 这时候流行的文章,陈嘉手到擒来,熟悉到家了。 

 就算暂时没找到工作,她也不能饿死了! 

 …… 

 天刚擦黑,陈嘉回到家属院。 

 陈大江一家五口正围着饭桌吃二合面馒头喝红薯粥,方桌上放着一盘炒土豆和一盘凉拌黄瓜。 

 “爸,妈,土老帽又回来了。”陈善撇嘴说道。 

 钟月霞斜眼看向陈嘉,态度冰冷没说话,陈大江和陈行头都没抬专心吃饭。 

 陈善旁边坐着一个扎着麻花辫皮肤略显粗糙十七八岁的年轻姑娘,一双内敛的眼睛好奇的打量着陈嘉。 

 陈嘉想,这个应该就是陈大江的二女儿陈言。 

 “大姐,”陈言看着陈嘉腼腆的笑了笑,热情的招呼她,“快坐下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