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5章(第2页)

 梁江涛鼓励道。 

 能进省委组织部研究室的,肯定是百里挑一的好手,都是未来的笔杆子,资质潜力都是绝佳的。 

 其实写材料这件事,没有什么捷径,首先就是多写。 

 到了一定瓶颈,就要提高认知了,要有思想性。 

 梁江涛的思想性,既来源于对未来的把握和先见之明,又来自于处在巅峰的家人和领导们的教导,堪称这个时代的“核武器”,这是不可复制的,也没有办法分享。 

 这些年轻干部把梁江涛的话当成至理名言,重重点头,信心也更足了。 

 能跟全国最负盛名的笔杆子当面交流,这是何等珍贵的经历? 

 证明他们的资质,他们的平台,都是绝佳的,有什么理由不加倍努力? 

 “秘书长,我是少泽” 

 其中,还有一个年纪较大的人,带着谦卑的笑容道。 

 梁江涛一愣,旋即想了起来,此人是王少泽,当年是研究室的借调人员,哪个地市的想不起来了。 

 “少泽兄,你是留下了吗?”梁江涛惊喜道。 

 地市组织部到省委组织部借调,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除非有很硬的关系或者极为优秀,否则很难留下来,他记得王少泽应该是回原单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