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3章(第2页)
想不到,今天被反向拿捏,直接被化为粗鄙的那一类,还没脾气,真是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为了进步,梁江涛都忍了,按照局长的方向修改。
终于,一段时间后,局长给予了“不错”的评价。
梁江涛想,我实在是尽力了,又不是专门做学问的,也只能做到这样了。
不过后来听人说,能得到局长一句不错评价的,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当然,梁江涛也不忘把文章拿给两位爷爷、干爹、晏清部长他们看,让他们提出批评意见。
挑的毛病越多,他成长得越快。
这些大佬写作上不一定擅长,但在思想上、理论上肯定都有过人之处,指导梁江涛,高屋建瓴,往往能一语点醒梦中人,让他受益很多。
就这样,梁江涛的写作能力和理论水平飞速提升。
这种能力,在地方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层次没有多大的作用,因为他们主要是看领导力和执行力,但再往上走,到了省部级领导层次,理论水平就很关键了,能不能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对以后更高等级的成长是有突出作用的。
这一块,相当于那些中y部委出身的干部来说,是梁江涛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