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逛夜市

    孙大夫已经处理好交接事宜,将那些草药分发到各营的军医了。
 




    显然,已经没有什么事需要她帮忙,徐妙宜却不想离开,又跟着孙大夫去探视伤兵。
 




    孙大夫瞧出小女郎心里藏着事,领着她在营地逛了一圈,笑眯眯问道:“娘子怎么了?”
 




    徐妙宜眼圈微红,“孙叔,我想我阿娘了。”
 




    她不仅想阿娘,还很想阿翁和舅舅他们,她不想待在这里,也不想真的给卫栩当妾,更害怕来日被主母磋磨。
 




    但她明白,事情已成定局,最重要的是往前看。
 




    见小女郎泫然欲泣,孙大夫默默叹气,不由生出几分同情。他后来才知道徐妙宜的身世,与宝珠一样,她也很早就没了母亲庇护。
 




    然而未等他出言宽慰,徐妙宜努力扬起笑容,“孙叔,我还有些事,便先回去了。”
 




    万幸,卫栩并不在营帐,亲卫说齐王派人将镇北侯传唤走了。
 




    徐妙宜稍稍舒了口气,至少她有时间先平复下心绪,免得教郎君发现端倪。
 




    毕竟连孙大夫都能看出来,她藏着心事。
 




    等到午后也不见卫栩回来,徐妙宜想了想,唤来知微:“知微,我想请你帮忙打听件事,但你能不能……别告诉侯爷?”
 




    知微点头,“娘子请讲。”
 




    徐妙宜攥着锦帕复又松开,轻轻垂眸,“罢了。”
 




    其实她能猜到卫栩和齐王的关系未必如传言中那般密切,或许也是昨夜他拒婚的原因,既然他不打算娶这位娘子,又何必打听呢。
 




    她也不知道他日后要娶一位什么样的正妻,只能暗暗祈祷,希望是一位宽容大度的主母。
 




    见状,知微主动与她搭话:“娘子不开心吗?”
 




    徐妙宜摇头。
 




    知微又说:“今夜城里有孔明灯,娘子想不想去看看?”
 




    她杏眸睁大,流露出几分兴趣,“今天并非节日,是有什么庆典吗?”
 




    “齐王殿下得了个小公子,昨日刚办满月宴,今夜城中放孔明灯,为侧妃和小公子祈福。”知微解释,“娘子想去的话,奴婢现在就准备马车。”
 




    思忖片刻,徐妙宜同意了,她应该先出去散散心,如此才好应付郎君。
 




    **
 




    雍州的夜市,比溧阳要繁华许多。
 




    各处都是小摊,兜售炙鸡、燠鸭、醉蟹、沙糖冰雪冷丸子、水晶皂儿、梅子姜等各色吃食(1)。
 




    因夏日炎热,也有专门卖冰镇绿豆汤、冰酥酪等时令冷饮的(2)。
 




    集市人头攒动,摩肩擦踵,两人逛得目不转睛,走完一整条街,却还没到放孔明灯的时辰,徐妙宜拉着知微找了处小摊先坐下。
 




    摊主是个微胖的中年妇人,笑着迎上来,“两位娘子想点些什么?”
 




    两人出来前用过晚饭,徐妙宜问:“有什么特色冷食吗?”
 




    那妇人道:“娘子可算找对地方了,我家的雪泡梅花酒是整个雍州城里做得最好喝的,要不要尝尝?”
 




    徐妙宜迟疑:“我……我饮不了酒。”
 




    “娘子放心,没什么酒味,尝起来甜津津,更不会醉人,附近的娘子和夫人们都喜欢点。”
 




    见她这么说,徐妙宜要了两份,与知微一起尝鲜。
 




    果真如摊主所说,入口甜蜜,并无酒味,细品之下还带着梅花清香。
 




    小娘子慢慢喝完,意犹未尽,难得见她喜欢,知微又帮忙点了碗。
 




    她想有自己陪着,寒鸦也都在附近,徐娘子应当不会出什么事。
 




    两碗雪泡梅花酒下肚,心底那些愁绪一扫而空,满城花灯次第亮起,连成一片灯海,她想起了上元那夜的溧阳花灯。
 




    那夜她压根就没有心思赏灯,光顾着哄卫栩去了,那时他态度当真很恶劣。
 




    远处传来一阵铜锣,打断她的思绪。
 




    杂耍百戏已经开场,人群陆陆续续往那处汇聚。徐妙宜倏然眼眸一亮,拉起知微,“我们也去看看。”
 




    知微精通此艺,每看完一出,就悄悄与她讲解其中奥秘,徐妙宜越听越觉得奇妙,竟有这么多障眼法。
 




    她给了赏钱,又继续往前走。
 




    桥下花灯铺子前,聚着好些年轻娘子,原是摊主不直接兜售,要求射中彩头才能取走一盏花灯。
 




    彩头是丝绦系着的糯米团子,悬在竹架最高处,方才已经有好几位娘子试过了,无人射中。
 




    徐妙宜交了十五文钱,换来三支竹箭,她自知箭术极差,并不寄希望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