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翼大明半包软白沙

第四九九章 左佥都御使(第3页)

 陈静文说的事情,他还真有点感兴趣。当然,不是为了锦衣卫的恶名,而是因为这事情,涉及到了四海楼。 

 相对于一直没机会进京师任职的陈静文来说,王守仁的消息,要稍稍比他灵通一些,至少,他知道四海楼是有着皇商的名头的,既然有着皇商的名头,那么这么败坏皇家声誉的事情,就这么堂皇而之的被锦衣卫干出来,要么这锦衣卫的指挥使对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实在是不满意,不想干了,要么就是这其中另有玄虚。 

 锦衣卫如今的代指挥使钱无病,和他还有些渊源,准确的说,他王守仁还欠他那么一点小小的人情,而王守仁自诩自己看人还是有几分眼光的,若是那钱无病真是凶横残暴,其蠢如猪,那也担当不起他为对方赠的字。 

 眼下这事情,王守仁有两个判断,要么就是锦衣卫的人,瞒着上面在下面胡作非为,如果是这样,也不用这么麻烦的弹劾,直接给钱无病一封信,这些胡作非为的家伙,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当然,顺便他也算是还了这个小小的人情。 

 如果不是上面这个情况,那么,估计就应该是四海楼的经营策略了,王守仁很好奇,究竟这四海楼是用的什么法子,能够压低这市价而又不让这些商人们到处鼓噪。嗯,这点可以确认,若是商人们闹起来,只怕南京城里早就满城风雨,而他也不用从陈静文嘴里才得知此事了。 

 嘴上说的天花乱坠,说什么关心民生,爱惜百姓,这些东西王守仁不信的,老百姓真正得到多少实惠,那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的时候,善政未必真的就是善政,而恶政,也未必百姓不喜。就如同锦衣卫,恨他们的,恨不得将天下污秽的词句全部加在他们身上,但是,公正的看来,锦衣卫虽然不时有做过头的地方,但是,对于朝廷,对于社稷,他们也并非全然一无是处。 

 至少,王守仁就知道,在军中,多有军前效力的锦衣卫,在边陲干着最危险的活儿,更有隐姓埋名,深入大漠蛮荒,为朝廷打探军情的锦衣卫,他们用性命换来的情报,成为将军手中,内阁案头决断的依据,这些人,也许死在异乡他国,他们的身份都不为人知,但是,谁又能否定,他们全部都是大明铁骨铮铮的好男儿呢? 

 所以,王守仁决定亲自去看看!去看看到底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当然,他不会想陈静文那样,派几个人出去,随便找几个人问下,就得出自己的结论,他只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心。 

 扬手招过一顶停在街角的青布小轿,他钻了进去:“去牛市,四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