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翼大明半包软白沙

第二一五章 钱宁野望 张彩困局(第3页)

 按大明的军制,正式军役由特定的军户担任。每个军户出正军一名,每个正军携带户下余丁一名,在营生理,佐助正军。军余既是随营生理、供给正军的,所以按制度,军余不服正军军役——操备征进。若正军拨作屯军耕种屯田,正军的余丁也不能充作屯丁,承种屯地。军余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屯田正军,保证交纳定额的屯田子粒及其他征调。在九边地区,有的土地贫瘠,每一个屯军要派种百亩屯地,恐怕非有户下余丁(军余)或妻小老幼帮助不可。 

 军余既是佐助正军的,在营从事生理,那么最普通的生理是开种土地。他们所开种的土地,是朝廷允许开垦的荒闲地。这种开荒耕种的土地和屯军开荒耕种作为军屯的土地不同。军屯土地五十亩为一分,一军耕种。而军余耕种之地没有定数。屯军的屯地当屯军老疾事故时,必须把分地交还官府;而军余老疾事故时,不把土地还官,可以长期占有,并可以买卖,象农民所占有的土地那样。军余垦种的土地虽然也是官府授给的,但这与正军的屯地无关,交纳的也不是屯田子粒,后来军余也领种屯地,但须出于自愿。总之,按大明军制,军余不作防守正军,也不充做屯种屯军。 

 实际上,作为统兵的将官,这军屯就是他们的命根子,他们的吃用,花销,应酬,几乎一应进项,至少十成里头,有七八成是来自这里,在边镇,这统兵将官实际上和江南大大小小的地主豪绅,本质上没有多大的区别了,他们同样是地主,同样的靠着土地吃饭,只不过,在军屯的土地上,给他们耕作的,是大明数以十万百万的屯军! 

 这明显也是一个捅也不能捅的马蜂窝,可刘瑾在在踹了天下士绅的命根子一脚后,又毫不在意的打算捅一捅这个马蜂窝。 

 “怕什么,让这些土豪劣绅和这些喝兵血的家伙,狗咬狗一嘴毛去,你们读书人不是有一句话,叫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吗,杂家就当当这个渔翁好了,到时候,他们闹出的烂摊子,杂家再去收拾,哼,那时候难道还有人敢小觑杂家不!” 

 刘瑾得意洋洋的看着自己的首席谋士,浑然不知道,自己的这位谋士,眼下心里却已经是一片冰凉,刘瑾这番作为,说的好听点,叫固执己见,说得难听点,就做顽固不化,甚至更难听的词儿,像“刚愎自用”也是用的上,可问题是,即使是刚愎自用,也得有刚愎自用的本钱,你刘瑾凭什么来刚愎。就凭你这如同草包一样的眼光么? 

 张彩见刘瑾听不进去自己的话,默默的点了点头,走了出去。 

 自己宦海沉浮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到了今天这个位置,若是就这么放弃,那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的,依附上刘瑾,自己胸中才学抱负才得以有用武之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自己要和刘瑾一起同生共死。 

 回到自己家里,张彩是久久不能成眠。刘瑾看不到,他却是看得到更远的地方的:朝廷百官,皆反刘瑾,天下士绅,皆反刘瑾,到了最后,这连天下的武夫,都恨不得杀之后快,这刘瑾脚下,那是一处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啊,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自己依附刘瑾,被百官视为刘瑾一党,得力爪牙,刘瑾若是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自己绝对是陪葬的第一批人!刘瑾依仗的是什么,无非是皇帝的宠信罢了,但是就是内官中,皇帝宠信的也不是他一人,若是真有那么一日,刘瑾没了皇帝的宠信。。. 

 张彩一惊而起,他已经被自己的想法吓得大汗淋淋了。一直以来,他都没仔细的想过这些事情,知道今天,他隐隐有些为自己盘算后路的打算,才认真的琢磨此事。他本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要不然,也不会被刘瑾倚重。 

 这突然之间,他发现眼下看起来威风八面甚至视朝廷百官如奴仆、如猪彘的司礼监掌印,他所有的权势,富贵,都只是系于皇帝宠信这么一根细细的绳索上面,而在这绳索之外,还有无数的明刀暗枪,正在觊觎着这绳索,一旦这绳索一断,刘瑾——他什么都不是!没有了皇帝的宠信,他要面对的,是满天下的敌人。 

 而此人犹自不觉,还在作死的给自己招惹更多的敌人! 

 他坐了起来,披衣走到院中。院里,月光下树影婆娑,透出几分清冷,正如他此刻的心境。 

 “不行,我得给自己找条后路,我张彩聪明一世,一定可以从这个困局中跳了出来的。”他默默的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