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八章 新军(第2页)
据他们招供,被他们称作“九十五爷”的首领,一直行踪诡秘,总是有事情才出现,甚至有时候有事情也不出现,只是令人带来命令,这一次锦衣卫将他们包了饺子,这个白莲红阳的小小分支的几个首脑,几乎全军覆灭,唯独这个“九十五爷”却是不在其中,而这次掳人的命令,则是在九十五爷亲自下的。
钱无病到衙门的时候,审讯还在持续,这些人发展的信徒,那是肯定随着他们的招供,一个都跑不掉的。问出一个人名和住处,立刻就有锦衣卫前去拿人,这方面锦衣卫做的熟门熟路,相信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入夜的时候,这一支白莲的分支连根带泥全都会被锦衣卫拔出来。
这是第一桩喜事,第二桩是钱无病高高兴兴的将自己拿到反贼们的成果去觐见朱厚照的时候,朱厚照喜笑颜开的告诉他的。
也不知道昨天刘大夏和朱厚照之间是怎么谈的,朱厚照的这个“大明武夫演武大试”,刘大夏终于捏着鼻子同意了,唯一令朱厚照有些遗憾的是,这事情虽然他是的主意,但是兵部却是要去了这个名义,否则的话,就算这些被选拔的出来的“武夫”们,朱厚照给他们授职,兵部是一概不认的。
当然,朱厚照可以直接下中旨,直接任命一批“传奉官”,不过,以成化年间传奉官臭了大街的名声,这样的官职,哪怕是皇帝亲自下令举办的大试中授予的,也实在是没有多少的吸引力。
按照明朝的祖制,大官的任命要经过“部议”、“廷推”(相当于朝廷“集体讨论”),小官的任命由吏部铨选。到了成化一朝时,明宪宗才不管这些繁琐的程序,为了确保自己喜欢或得到过好处的人能顺利、快速上位,干脆让宦官“传旨”,直接任命官员,不管他是否符合任职条件。
可见“传奉官”就是指当时人们称呼那些不经吏部、不经选拔、“廷推”和“部议”等选官程序,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
大明一直都是皇帝与士大夫同治天下,这官爵,那是天下公器,皇帝此举,无疑是将官爵变成了“个人私器!”说一千道一万,朱厚照若是直接任命官职的话,只有两个去处可以不被大臣们诟病,这一个是东厂,也许现在要加上西厂了,这些人,本来就是皇帝的家奴,为皇帝办事,皇帝直接任命无可厚非;另外一个,自然就是锦衣卫了,这是属于皇室的爪牙,和大臣们一般都是处于对立面的,锦衣卫成立之初的宗旨,就是监察百官,他们内部的官员任免,大臣们要是还在哪里嚼舌头,那就真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了。
成化年间的传奉官泛滥成灾,拿不起刀枪弓箭的武将,一字不识的文官大臣,真是不要太多,朝政那是一片混乱,朱厚照若是稍稍有些为君之心,断断不会在这件事情上再犯一次宪宗犯过的错误的。
于是,这“大明武夫演武大试”,就成了兵部提议,皇帝恩准的一项盛事了,和武举恩科不同,这次大试的对象,是所有大明的官兵,这没有军职的,还是不要凑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