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翼大明半包软白沙

第一六九章 三厂一卫 雏形初成(第3页)

 不少愣头青,甚至直接上书内阁,为当今天子明察秋毫歌功颂德,当然,也有老谋深算之辈,不发一言,默默的注视着事态的发展。 

 令很多人都跌掉下巴的是,原本东厂的靠山,驱使东厂番子如门下奴才的司礼监刘公公,在这件事情上,却是不发一言。据说一个叫余雄的东厂大档头在被锦衣卫抓到的时候,还是跪在刘公公的大门前的,锦衣卫简直是在刘公公的大门前直接将这人给抓走的,而至始至终,刘公公府上的朱红大门,连缝隙都没打开一个。 

 这就让人有些看不懂了,尤其是这事情操办的人,御马监的张永还掺杂在其中。一个如同打了鸡血一样亢奋,到处抓人,一个低调内涵,本分得好像除了司礼监的事情,其他的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有人就琢磨着,这味道有些不对啊,难道这是刘瑾要失宠的节奏? 

 就在众人还在丈二大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又一个劲爆的消息传来出来:天子要重开西厂! 

 有识之士惊悚了,这西厂是比东厂还要凶猛的东西啊,前朝有教训在哪里摆着呢,陛下清算东厂这是好事,但是这重开西厂,这是不是有些矫枉过正了? 

 再说了,东厂的例子摆在这里,这比前朝的西厂例子更加令人有切肤之痛,这西厂一开,原本一个祸害,没准就变两个祸害了,这大明朝的百官,实在是再也经不住两个祸害折腾了。 

 雪花般的谏书飞往内阁,然后又飞往司礼监,再然后,司礼监就是他们的归宿了。皇帝甚至连看都没看到这些谏书,当然,本着给张永添堵的思想,刘瑾还是在朱厚照的耳边提了这么一提的,但是,朱厚照一句话就把刘瑾的话堵了回来:“我天家的事情,与百官何干,这些折子,全部留中!” 

 好吧,这事情彻底是不能挽回了!刘瑾也死了心。皇帝是铁心了要重开西厂了,以张永的那性子,这西厂到手了,那简直是比锦衣卫牟斌还不好对付的一个家伙,他刘瑾是彻底没有染指的希望了。 

 为了这个事情,刘瑾着实闷闷不乐的好几天,饭量都从每顿四碗减少到三碗半了,刘公公那个愁啊! 

 就差没满地打滚薅头发了。 

 “东厂指望不上了,西厂又被陛下交给了张永,看起来有些糟糕,不过公公,似乎也没有为此愁眉不展的必要啊!” 

 关键时候,还是读书人的鬼点子多,刘瑾的首席谋臣,吏部侍郎张彩眼珠子一转,为刘瑾献上了一计:“既然西厂的口子,陛下都能开,以陛下对公公的宠信,再开一厂,也不是什么难事,公公你说是吗?” 

 “西厂监察百官和锦衣卫,谁来监察西厂?再成立一厂,职责只对西厂,不对外臣,只要公公说动了陛下,想来朝臣们也不会反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