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我的社员朋友

 苏沃野袁木夏,一前一后走过门前小路,下了土坡,拐上公路。 

 自然的如同要回娘家的小两口。 

 张场长都站在门前坡头看。 

 他老婆胡银花从身后探出头。 

 山上几层的住户也都有人在坡头看。 

 袁木夏没有察觉,轻盈的跟在苏沃野身后。 

 苏沃野第一时间感受到了山上层人的注视,浑身不自在。 

 也走的笔挺刚直,自带气势。 

 走到和馒头山之间的峡谷,现在已经修建成几个大型的碾场,水泥地面,铺满了麦子,几十个戴着草帽的工人看守,不停挥舞着长长的绳索条,赶着抢食的鸟雀们。 

 看见他们,一个个都笑着打招呼: 

 “这不二野么?回来啦?” 

 “二野,这是要去哪儿啊?” 

 “二野,这次回来待几天?” 

 “结了婚就跟单身不一样了,以前单身的时候,好几年没回来,娶了媳妇,这才几天又回来了。” 

 “老刘头,瞧你说的,你年轻时候还不一样,恨不得天天跟着你媳妇儿。” 

 “那是,少年夫妻老来伴,谁年轻的时候不黏媳妇。” 

 “说的是呢,部队上都是男人,没结婚还能忍着,结了婚肯定想媳妇儿。” 

 抢收的这段时间,职工们都没休息,现在所有的麦子都运回碾场,很大一部分都碾完,扬麦,颗粒归仓了。 

 还剩下小一半,今儿难得的休息一天,只找了几个年纪大点的看着场,晒晒麦子,赶赶鸟雀。 

 明儿个大家都上班,他们休息。 

 看守麦场挑的都是五十以上,农场工作十几年的。 

 看着苏沃野长大的。 

 打着招呼,互相逗乐。 

 苏沃野满脸堆笑:“刘叔” 

 “李叔” 

 “王姨” 

 “仇姨” 

 一一的回应,点头。 

 走过碾场,上了一条土路。 

 袁木夏总是忍不住想笑: 

 “苏沃野,你这辈分挺高的呀,我怎么听这些叔叔阿姨都叫你二爷。” 

 平时一个两个的叫二野,还不那么明显。 

 今天二三十位叔叔阿姨你一声他一声,怎么听都是二爷。 

 苏沃野哑然失笑。 

 “你都听出我的外号了?” 

 小时候同学给他起的外号就是二爷,为此他没少跟父母争执。 

 分明是根红苗正,无产阶级。 

 可父母解释的也没错,他们姐妹三个本来都不叫现在这个名字。 

 当年父亲来到这深山老林,看着一望无际的山川峡谷,感慨万千。 

 父亲农民出身,跟着队伍打天下时就向往良田沃野,山林葱郁。 

 当时下定决心,要将农场变成他心目中想象的样子。 

 先给自己的孩子改名:沃田,沃野,沃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