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2页)

 王长贵叹了口气,他以前当村长的时候,何尝不想在村里办个私塾,可哪里是那么好办的。 

 俗话说,三代之积,供一书生。 

 什么意思? 

 就是一户普通的人家要想供一个书生,需要经过三代人的积攒才能办到。 

 “老村长,你请放心,这些事情,我早已有解决的方法,不用乡亲们买启蒙书,也能教孩子们识字!” 

 这一点,步凡还是有信心的,不然白瞎了九年义务教育了。 

 …… 

 不知过了多久。 

 众族长从步凡家出来后,面面相视,眼中满是无奈,又带着几分佩服。 

 他们怎么会不明白步凡办这个私塾,压根就是为了能让村子里的孩子们读书识字,还是不求回报的那种。 

 “小村长,真的是尽心尽力为村里做实事啊!” 

 宋族长叹了口气,以前因为宋小春的原因,他对步凡有些看法,如今只剩下佩服赞赏。 

 周围众族长认同的点点头,和步凡相比,他们就和废物一样。 

 “虽然小村长说不用我们花银子,但我们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周族长考虑道。 

 “哦,周族长你有什么想法?”李族长好奇道。 

 “我们各族都出些银子,买些笔墨纸砚,供孩子读书识字!”周族长道。 

 “这主意不错!” 

 众族长齐齐点头,他们一致认为不能让小村长给比下来。 

 很快的,村里要办私塾的消息一下子炸开了。 

 七大姑八大姨都在议论这事,每个人脸色都露出振奋的神情。 

 要知道旮旯村周边的几个村子要么有私塾,要么有族学,可唯独他们旮旯村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