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吏治之弊(第3页)

 “亿万钱”明德帝沉吟片刻,“诸位爱卿以为此策可行否?” 

 “难啊!”役部尚书第一个开口,“朝廷政令需官绅执行,此策针对官绅,如何推行?” 

 “恐怕会遭到天下官绅抵制。”礼部尚书附和。 

 “若官绅税收不上来,小民税也难收,政权究竟靠什么维持?”兵部尚书忧心忡忡。 

 六部尚书纷纷表态,言下之意皆是反对。 

 “左相以为如何?”明德帝目光转向柳马远。 

 柳马远拱手道:“此策利国利民,若能推行,大唐必能再兴。臣愿写信回乡,恳请宗族鼎力相助。” 

 “右相呢?” 

 “若在五十年前,我将竭尽全力相助。”诸绿明叹道,“四面楚歌危在眼前,若推行此策引起官绅不满,敌国趁机来犯,国将不国。” 

 明德帝点头:“此策暂且搁置,不得提上朝堂,以免引起非议。” 

 柳马远欲言又止。陛下求稳,帝国日渐衰退颓败,连塞外狼族都不敌。现在推行此策尚有希望,再过些年,只怕有心无力了。 

 “遵旨。”众人应命。 

 明德帝转身欲走,柳马远拦住:“陛下,朝廷税赋不足,百姓又加不得税。均田入税暂缓,拆墙夜市可在安宁区域推行,请陛下恩准。” 

 “准了。”明德帝略一思索就应允。国库空虚,再不想办法,朝廷都要揭不开锅了。 

 右相一派面色各异。此策他们一直反对,如今圣上应允,朝中必有人转投左相。 

 “陛下英明!”柳马远又道,“赵为民献策有功,可否调回京城?” 

 “内阁议吧。”明德帝语气冷淡。 

 “请陛下启用赵远。” 

 “一个秀才,若破格启用,如何向天下士子交代?倘若此人确实有真本事,便通过科举入朝效力。” 

 明德帝暗自决定让暗鹰卫查访,找出背后那位高人。至于充当传声筒的秀才,还不值得他关注。 

 走出延寿殿,柳马远长叹一声。他知道,这份奏折虽然暂时被搁置,但已在朝野间掀起波澜。那些受到影响的官绅们,必定不会善罢甘休。 

 而在遥远的富阳县,赵为民正坐在县衙后院的梅树下,望着天边的落日,不知此刻京城发生的一切。他只是按照内心的信念做事,至于结果如何,已不是他能左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