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巧遇(第2页)

 而自己与这个机会失之交臂,王皓不想再错过一次,毕竟他是真真切切见到了殷灵毓当时说那话时的样子,不知为何,他总觉得殷灵毓绝不仅仅只有这些手段。 

 更何况她的样貌,也的确是对了王皓的胃口的,只不过这点在利益面前显得无足轻重。 

 而殷灵毓尚且还没有要被色诱的自觉,她才多大,她甚至还在想要不要做个血包备着,等世家真的撞上来了,就来个气急攻心吐血昏迷。 

 谁叫她的筹码太少了,而世家掌控的东西太多了呢?她得把自己也放上去,因为这些东西哪怕都是从后世拿来的,至少现在是她拿出来的。 

 那么她就比她拿出来的这些技术本身更有价值。 

 殷灵毓甚至还有些期待,让她想想都有什么经典的案例可以拿来实战,比如道德绑架,电车难题,还有不犯法的经典商战和相对比较易于操作的金融诈骗…… 

 给大唐人民来一点来自真正礼崩乐坏时期的震撼(>﹏<)! 

 殷灵毓这厢野心勃勃,王皓那边第一步就犯了难。 

 殷灵毓以往不是在宫中就是在工部,都不出游踏青赏花参宴,他一个翰林院编修,虽然只是暂且镀金的官位,但跑到工部去也不太合适啊! 

 上朝他现在的官职又上不去,这下好了,想先和人见一面都难! 

 李世民第二天还是把邸报回想了起来,下了朝就把殷灵毓和几位心腹一起留下,开始仔细规划。 

 “若要面向天下人,价钱必得大部分人能买得起。”房玄龄点出关键:“还有,我大唐百姓并非人人识字,通政令,岂不是得找人读报?是找里正,还是在里正之外,另设读报官一职?” 

 魏征想了想,也是赞同点头:“何况政令公文并非人人关注,宣讲起来恐怕也是麻烦事。” 

 东西好是好,拿邸报推行出去百姓不一定买账。 

 “那就不全写那些,写一些通俗有趣的趣事,精彩爽快的故事,再留一些给商人们买名声的地方呢?”殷灵毓反问:“百姓爱看家长里短,爱听茶馆说书,那就给他们加上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