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英烈(第2页)
李承乾神色一凛:“那孤应该降罪于他,他在糊弄孤,蒙蔽孤。”
“换到其他为你做事的人身上也是一样的道理,那这辆糟糕的自行车你还要骑吗?”
“不要。”
“对啊,明知道不好的事情,我们就有权选择不自讨苦吃,就像小姑姑之前的家人一样,在一定的情况里,我们可以不满,不做君子,高明觉得呢?”
李承乾晕晕乎乎点头,是哦,要是旁人做错了事,自己就应该责备旁人,只要求自己怎么算公正呢?
“总结起来就是,只要自己没做错,就少反思自己,多指责他人,人是应该有道德,做君子,但在更重要的地方就可以没有道德,比如为了活着,为了性命,为了更多人过的更好。”殷灵毓笑眯眯的结束,长孙无邪看着被绕晕的李承乾失笑。
傻孩子呦,叫小姑姑诡辩和举例给忽悠的找不着北了。
但高明是储君,这样的思维锻炼和分辨能力也是必须的,不然为何她与二郎都不去指责殷灵毓的计策不够君子?政治交锋,战场厮杀,要什么君子?
她希望高明能别活的那么拘束死板,最后把自己困死在自己的心里。
只是殷灵毓仍旧叫她大开眼界,说的出为万世开太平,也说的出对家人的排斥与无情。
反倒更真实鲜活起来。
殷灵毓回了太极殿的偏殿里开始画热气球,青叶去找了有些小吏和工匠会用的木炭笔,熟悉的硬笔殷灵毓用着更舒服了些,只是还得注意着书写格式。
但硬笔不悬腕真的很容易弄脏手和袖子,也许这也是古代的硬笔不普及的原因之一吧。
而李世民那边,则是已经翻出了曾经的抚恤名单,开始规划纪念碑了。
“不行!怎么能只做成单调的石刻!建成封堆!”
“何等庄重严肃之事,岂能儿戏?将士们的名字到底加还是不加?”
“殿下说过,可以另做一面墙,陛下觉得呢?”
“朕看还是都刻上罢,都是朕的将士们啊!是为了大唐而牺牲的英勇之辈!”李世民说着说着又掉了眼泪,臣子只能无奈的哄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