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找出洪灾的隐患(第2页)
他指了指舆图上的山脉,“烧火需要大量的木柴,这些山上的树木,己经逐渐稀疏,父亲这些年己经开始从别的地方往回运木材了。”
听到这里,梁婉卿便大概知道了上辈子洪灾如此严重的因果。
外祖母说过,林子中的植被,对于附近生存的百姓,有很大的作用,一来可以让人烧柴做饭,二来树木根系会牢牢包裹松散的沙土。
若是植被没了,一场大雨,便会将山上的沙土全部冲刷下来,如果雨水再大一点,便会形成洪灾。
地处低洼的盐矿没了,附近百姓的屋舍也会全部倒塌,这样的变故,往往是突如其来的,百姓来不及躲避,便会丧命。
想到这里,梁婉卿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鼓足勇气抬起头,装作轻松自在的模样,“若是山上没了植被,日后周家制盐从别的地方运来木柴制盐岂不是更麻烦?”
“依我看啊,还是找人将树种起来,日后十年百年,一边砍伐一边种树,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资源,岂不是造福后代?”
令狐宣微微一愣,随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这个问题,他是从来没有考虑的,还要自己种树吗?大晟国土辽阔,山脉众多,柴火是最不起眼的东西了,有钱到处都能买到。
但是细想之下,却觉得她说的十分有道理,如果完全依靠外面运进来,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出岔子,那么盐矿就会首接停摆。
说不定,朝廷找个理由,就首接怪罪下来了。
“星儿说得对,这件事我一定会告知父亲,立马开始筹备~”
梁婉卿循循善诱继续说,“还有,盐矿地势十分地,眼下春日雨季快来了,山上没了树木阻挡一二,到时候若是雨水多,恐怕也会冲淡盐卤的浓度,增加制盐的难度。”
“星儿觉得,应该在山下挖一条水渠,若是有了洪讯,也能及时将水引流到别处,减少损失对对?”
随后指了指西边的一片距离盐矿几十里的地方,“舆图上,这块地虽然空置,但是由于土地盐碱重,百姓收成很少,不如就将水渠修到这里,以周家的财力,买了这几百亩地,应该也不是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