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谌荣忍不住问道:“问潭同志,你多大啊?” 

 “58年生人。”傅明彦说道,“今年满二十。” 

 “可真年轻啊。”谌荣看着傅明彦,感慨说道:“后生可畏,这么年轻创造出这么受欢迎的作品。” 

 谌荣第一次的作品是75年出版的,她那个时候已经四十岁了,眼前的人却在十九岁的年龄,创作出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在谌容看来,这本《双面人生》确实是质量过硬,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 

 但是销量能够走这么高,还是和整个大的文化环境有关。 

 人民群众看够了样板戏,渴望更多新鲜的文化作品,这一本《双面人生》是恰如其分,又有别于自带痛感的伤痕文学,有一种昂扬的美。 

 “谌老师是厚积薄发,我是走了运侥幸出版了。” 

 “哪儿有什么走运,是你的文字作品过硬,写得很好,你近来……” 

 谌荣想问傅明彦有没有新作,只是话还没说完,编辑部的狄大勇已经迎了过来。 

 “两位老师,这边请,咱们这次的座谈会定的时间不好,下雪了。” 

 “我瞧着是定的时间好,瑞雪兆丰年。”谌荣笑着说。 

 “下雪天路不好走啊。”狄大勇笑着说道:“早晨看到了雪,我就在叹息,要是定在昨天就好了。” 

 “昨天你们出版社哪儿排的开时间?”谌荣说道,“要是往后定,反而容易结冰,道路更不好走,这个日子定的好。” 

 等到了会议室里,狄大勇给两人倒水,听到了谌容再一次的发问,问的是傅明彦的新作。 

 “咱们傅老师又有三篇作品。”狄大勇笑着说道,“就是年前恐怕是排不上了,得到年后才能排。” 

 刘昕武踏入到会议室的大门时候,他的耳朵捕捉到了关键信息,傅老师又有三篇作品? 

 · 

 《十月》杂志在今年1月创刊,上面刊登了刘昕武的作品《爱情的故事》。 

 因为发售不错,加上《十月》又是新创办的刊物,刘昕武就和杂志的主编沟通,能不能把他调过去做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