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见“家长”帮挣钱(第2页)
“那要怎么办?”王韵放下手中的抹布,认真地看着弟弟。
“得做广告。”王楠踱着步子,“比如在门口挂个牌子,写上咱们卖的东西。再找几个熟人帮忙宣传宣传。”
“对了,”他转向秦玉洁,“你们村的土特产也可以拿来寄卖,我和大姐只收一点点手续费。”
秦玉洁眼睛一亮,但很快又黯淡下来:“可是我们村太远了,运输不方便。”
“这个好办,”王楠笑着说,“等我攒够钱,就买辆自行车,专门跑运输。”
王韵在一旁听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她的弟弟虽然被停职了,但并没有被打倒,反而想出了新的出路。
店里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照在地上形成一个个明亮的方格。王楠站在光影中,心里盘算着未来的计划。虽然暂时离开了医院,但他知道,这或许是另一个机会的开始。
秦玉洁看着认真思考的王楠,心里泛起一丝涟漪。阳光下的他,似乎比在医院里更加生动,更有活力。
王韵拿出一块腊肉,开始给他们讲解制作工艺和保存方法。空气中飘散着淡淡的香气,混合着阳光的温暖,让人感到安心。
就这样,在这个初夏的下午,一家小小的土特产店,悄悄地开始了它的故事。
初春的暖阳洒在街道上,王楠站在店门前,目光扫过来往的行人。他的计划很简单,却暗藏玄机。
门前的人行道上,两根晾衣架之间横着一根粗竹竿,上面挂满了各色腊味。野鸡、野鸭、野兔、老谷鸡腿,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在微风中轻轻摇晃,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这味道,真香啊。”路过的大爷停下脚步,仔细打量着竹竿上的腊货。
不远处,秦玉洁正在写宣传标语,笔触显得有些生涩。她时不时停下来,皱着眉头思考用词。
“别改了,就这样。”王楠走过去看了一眼,嘴角微微上扬,“字迹越朴实越好,咱们就是要给人一种"山里人"的感觉。”
秦玉洁疑惑地眨了眨眼:“可是这字也太丑了吧?”
“正合适。”王楠低声解释,“现在这些左邻右舍都瞧不起咱们一家,觉得咱们是乡下来的。但这正好,越是这样,那些红袖套就越不会对咱们起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