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明末,崇祯不行,只能我上了奋斗的蜗牛
第471章 出京师,收兵权(第2页)
当然,大明各县也都是有守城官兵的,大明有1138个县城,每个县城少的有一两百守军,多的一两千,不过,有一两千守军的县城肯定不会很多。
平均一下,按照每个县城有300守军算,这就是34万大军。
此外,明朝还有各地的卫所兵、地方团练以及其他一些军队,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负责维护地方治安和防御外敌。
这些军队数量加起来也有几十万。
当然,无论是县城守军还是卫所兵,这些只能算是一些三流军队。
而且这些人分散在全国各地,几乎形不成有效联合,因此,这些军队的收编,也仅仅是麻烦一点而己,只要时间足够,轻松就能解决。
现在急需收编的大规模队伍,就只有山西的大同、宣府两镇,陕西三边,洪承畴部和卢象升部。
神武元年(1637年)三月初十,陈平安亲率西万骑兵,十六万步兵,从京城出发,前往山西。
陈平安的第一个目标是宣府。
从京城出发,向北经居庸关。居庸关是重要的关隘,出居庸关后到达怀来,再往西可抵达宣府(今河北宣化)。
三天后,大军来到居庸关下。
居庸关的守将名字叫姜瑄。
姜氏家族为将门世家,在大同及周边地区根基深厚。其兄姜瓖为明朝挂镇朔将军印大同总兵官,另一个哥哥姜让任职陕西榆林总兵。
陈平安带大军到来,姜瑄很是识时务的率军出关跪迎。
“臣居庸关守将姜瑄,恭迎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平安看着跪地相迎的姜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亲自下马将他扶起,和声说道:“姜将军深明大义,朕定不会亏待。”
姜瑄站起身,眼中满是敬畏与感激,恭敬道:“陛下雄才大略,此番御驾亲征,实乃天下之幸。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陈平安微微颔首,目光望向居庸关的巍峨城楼,开口问道:“姜将军,这居庸关中一共有多少守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