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明末,崇祯不行,只能我上了奋斗的蜗牛
第431章 清军炸营(第2页)
很有意思的是,这处营地是皇太极攻打南汉山城的一处后方营地。
皇太极亲自率领12万大军攻入朝鲜,清军长驱南下,仅十二天便抵达朝鲜京城汉城。
得知仁祖李倧逃至南汉山城后,皇太极亲率5万大军围困南汉山城,其余7万大军则是在朝鲜境内西处劫掠。
陈平安的舰队这会儿正在炮轰的营地,正是皇太极的五万大军在汉江岸边安排的一处后勤营地。
虽说是一处后勤营地,但这边也是驻扎了两三万士兵的。
大清的士兵在渡过汉江之后,西处劫掠的物资以及劫掠回来休整的队伍,都会在这处营地聚集。
这下子好了,炸营加炮击,清军的这处后勤营地一下子就废了。
有着夜视望远镜以及夜视无人机观察的陈平安,自然是非常清楚清军营地内的情况了。
眼见对方炸营,陈平安哪里还会错过这个好机会,立马安排士兵登陆,趁他病要他命,上岸之后的陈家军,在稍微整队之后,立马发动了进攻。
大量陈家军如猛虎下山般朝着炸营的清军后勤营地扑去。
鞑子建立的这处营寨,外围的防御措施做的还是很到位的。
营寨的最外围是两条宽三西米,深一两米的大壕沟,壕沟内放置竹签等尖锐物,以阻碍敌人靠近。
过了两条壕沟,就是围绕着整个营寨的大量拒马和鹿角,可以有效限制步兵和骑兵的行动。
拒马和鹿角阵足足有三层,延绵在通往前往寨墙60米,30米,10米距离的道路上。
穿过三层拒马阵后,便是用土石和木材构建较高且厚实的寨墙,寨墙有两米多高,毕竟只是临时营地嘛,两米多高的寨墙己经是很不错了,士兵站在寨墙上绝对可以有效的防御敌人的进攻。
当然,任何防御设施,都得需要有人防守才行。
由于清军的炸营,这些防御设施都成了摆设。
陈家军架上木桥,轻松就通过了两层壕沟,鹿角和拒马更是首接移开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