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合作(第3页)

 在莱芜县混了这么久,陈平安这还是第一次在县令家里吃席。 

 这完全就是因为自己搭上了布政使的这条线,官场啊,从来就是一个讲利益、背景和人情世故的地方。 

 一番吃喝玩乐,风花雪月之后,陈平安首接就被灌醉了。 

 当然只是装醉的,以陈平安如今5倍壮小伙的体质,喝趴三个弱鸡还是没问题的。 

 回到家,陈平安第一件事儿就是穿越回现代,搜索了一下山东布政使刘融嗣的情况。 

 布政使啊,这毕竟是陈平安第一次接触到的大官,自然得好好研究一下了。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这个刘融嗣竟然还是个短命的。 

 崇祯六年,“河政大坏”,朝廷加授刘融嗣为

工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理全国河道,并提督军务。 

 治理河政期间,他亲自勘察河道,建立分洪河口,以身作则,带领各司道官员深入实际,加快筑堤修闸进度。在治理黄河长山段决口工程中,精打细算,仅用银二十八万两,为国家节约了二十西万两银子。 

 崇祯八年,因有人弹劾刘融嗣治河“欺罔误工”,被下狱问罪,在监狱中被扣押了三年。 

 崇祯十一年,被保释出来,五个月后,刘融嗣病故。 

 这个刘融嗣竟然在崇祯十一年就嘎了。 

 最他娘无语的是,这个刘融嗣竟然在崇祯三年年底,被平调回京,从山东布政使调任光禄寺正卿。 

 好吧,说好听一点是平调,但其实吧,这就是降级。 

 光禄寺是负责宫廷膳食等事务的机构,其最高长官光禄寺正卿虽也是从二品的官职,从品级上看,两者基本相当。 

 但实际权力上来看,一个是管食堂的,另一个是封疆大吏,虽然这个食堂是皇帝的食堂,但用屁股想想也能明白,刘融嗣这就是坐冷板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