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各种技术资料和新古董(第2页)

 颗粒火药的制作规程其实也很简单,正常的火药添加少量的黏合剂,如蛋清或米糊等。这些黏合剂能使火药颗粒更好地成型。添加的量要非常少,以免影响火药的燃烧性能。 

 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将混合好的火药原料搅拌成湿料。湿料的湿度要适中,太湿难以成型,太干则无法制成颗粒。 

 然后再使用不同孔径的筛子对湿料进行筛选。将湿料放在较粗孔径的筛子上,通过挤压、揉搓等方式使湿料通过筛孔,形成大小较为均匀的颗粒。如果需要特定尺寸的颗粒,可以使用多级筛子进一步筛选。 

 最后进行干燥处理。 

 将制成的颗粒火药放在通风良好、温度适宜(不能过高以免引发危险)的地方进行初步干燥,使颗粒表面的水分尽快蒸发。 

 初步干燥后的颗粒火药再放在相对干燥、温度恒定的环境中进一步干燥和老化。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天的时间,目的是让火药颗粒内部的水分完全蒸发,并且使火药的性能更加稳定。 

 颗粒火药比普通火药威力更大,燃烧效率更高,可以大大减少铳管的清理难度,而且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降低火药的消耗量。 

 搜索整理完所有所需要的资料,时间过去了两个多小时,陈平安伸了个懒腰,自己这短短几个小时的努力,又可以让明末的技术进步一大步,这也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体验。 

 伸了个懒腰之后,陈平安又从水晶储物空间里拿出了西件瓷器。 

 如果有对古董懂行的人看到的话,一定会大呼不可思议。 

 陈平安拿出的这三件瓷器分别是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嘉靖五彩鱼藻纹盖罐。 

 这三件瓷器分别有过2.29亿,1.68亿,2.138亿港元的成交价记录。 

 这可是陈平安给了李庭玉图片,让李庭玉去专门收集的好东西。 

 当然,陈平安给李庭玉的图片不止这三个,只不过,这三个是明朝时期的瓷器比较好收集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