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私铸银币(第2页)

 陈逸风打断道:“无需太过完美。现在市面上流通的鹰洋,品相参差不齐。太完美反而显得假。” 

 四周早已摆好数十个木箱,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一卷卷用红纸包裹的银币,每卷一百枚。火光映照下,这些木箱仿佛装满了无尽的财富。 

 “现在日产多少?”陈逸风问道,目光扫过忙碌的工人们。 

 梁镳揉了揉发酸的肩膀:“每天能熔炼银九千两,铜一千两,产出一万三千枚左右。可惜银子储备不够,全寨子就三十万两” 

 “银子的事不用担心。”陈逸风眯起眼睛,“大清朝最不缺的就是散碎银两。这么好的银币,谁会不换?” 

 夜色渐深,山顶却愈发热闹。陈逸风一声令下,摆开了庆功宴。酒香混合着肉香,飘散在山间。 

 酒过三巡,陈逸风的脸微微发红,这才向沈达华和梁镳详细说明了自己的计划。 

 “说到底,这银币利润有两大来源。”他举起酒杯,“一是用铜代银的差价,二是火耗的盈余。按照朝廷规定,火耗每百两可得二两八钱,但实际只需要一两五钱” 

 凤女在一旁听得入神。她这才明白为何陈逸风要大量贿赂平县官员,那是为了方便从民间吸纳银两。光平县一地,民间积存的银两就不下三百万两。 

 “军师说得对。”沈达华放下酒杯,“可这么多银元投入市面,朝廷那边” 

 陈逸风冷笑一声:“无需担心。有洋人史密斯做掩护,谁敢查我们的商行?再说,南方那些商户私铸的鹰洋何止千万” 

 梁镳插话道:“可南方那些都是粗制滥造,我们这可是” 

 “这有什么区别?”陈逸风打断道,声音因醉意而有些含糊,“银子是银子,铜是铜,利润就在这其中。” 

 夜色渐深,众人的酒意也渐浓。陈逸风站起身,踉跄了几步,扶着桌子继续说:“我们要一个县一个县地蚕食,用钱收买,用命要挟!让这些贪官员都为我们所用” 

 沈达华和梁镳对视一眼,连忙示意其他人噤声。这话要是传出去,可就是掉脑袋的大罪。 

 凤女赶紧扶住已经醉倒的陈逸风:“军师,天色不早了,该歇息了。” 

 夜风吹过山顶,带着银币撞击的清脆声响。两座高炉依旧在燃烧,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私铸的银币将如涓涓细流,汇入大清朝的经济血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