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应战(第2页)

 “是。”黑衣人退下。 

 房内,一道身影负手而立。烛光摇曳,在墙上投下巨大的影子。 

 “李元起,你们真以为朝廷是案板上的鱼肉,任你们宰割?”冷冽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讥讽。 

 次日清晨,崇祯刚到御书房,王承恩就急匆匆地进来。 

 “皇爷,锦州急报!” 

 崇祯接过战报,快速浏览。片刻后,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果然。” 

 “皇爷?”王承恩不解。 

 “传旨,召集军委会大臣议事。”崇祯将战报放下,“另外,让东厂那边加快行动。” 

 “是。” 

 待王承恩退下,崇祯走到窗前。晨光熹微,新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而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清晨,一场惊天大案的序幕,正在悄然拉开。 

 南京城内,各家银号开始陆续开门。街上行人渐多,市集热闹起来。 

 没人注意到,一些穿着普通的人影,正在悄悄潜入各个角落。他们或装作商贩,或扮作游客,将一张大网慢慢铺开。 

 这张网,会让某些人万劫不复。 

 李元起府上,管家匆匆来报:“老爷,外面来了几个商人,说是要兑换银票。” 

 李元起放下手中的茶盏,眉头微皱:“多少银子?” 

 “五千两。” 

 “这个时候?”李元起心中一紧,“让他们稍等。” 

 他快步走向书房,翻开账本。这几日银票兑换的数目突然增多,让他隐隐有些不安。 

 正在这时,又一个下人跑来:“老爷,又来了几个商人,说要兑换银票!” 

 李元起脸色一变。 

 与此同时,马英和屠方志的府上也传来类似的消息。三人不约而同地感到一丝不安。 

 这一切,都在某些人的计划之中。 

 京城,崇祯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忽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皇爷!”王承恩快步入内,“南京那边传来消息,行动已经开始了!” 

 崇祯放下朱笔,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很好,让他们继续。” 

 “是。” 

 待王承恩退下,崇祯站起身,走到窗前。远处钟声悠悠,一如既往。但他知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崇祯三年仲夏某日,朝阳初升。 

 紫禁城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严肃穆。宫墙上的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远处的角楼轮廓清晰,巍峨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