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任命(第3页)

 “刘爱卿。”崇祯站在考场门前,望着络绎不绝的考生,“考场的公平公正一定要保证。” 

 “臣明白。”刘宗周恭敬应道。 

 六月初一,一个更让朝臣震惊的消息传来。皇帝点名让去年高考状元宋子陵去大兴县做新田制指挥所的指挥使! 

 “这这不合规矩啊!”礼部尚书满脸震惊。 

 “他连功名都没有,怎能当官?”吏部侍郎也连连摇头。 

 “这是要动摇科举根基啊!”有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朝堂上又是一片哗然。宋子陵今年才十八岁,出身农家,没有功名,就因为在信阳种红薯有功,就能当官了?这在大明朝可是破天荒的事! 

 然而崇祯却不管这些反对的声音,坚持任命了宋子陵。 

 这个消息传到京城大学农学院,学生们都沸腾了。 

 “太好了!我们也有机会当官了!” 

 “皇上圣明!这才是真正的唯才是举!” 

 六月初二,大明日报的头条就是宋子陵的任命。来参加高考的考生们看到这个消息,一个个都激动不已。 

 “原来高考不仅能上大学,还能当官!” 

 “这下子,寒门子弟也有出头之日了!” 

 六月四日,朝廷又宣布了一个更震撼的消息。未来五年,要在太原、济南、开封、西安、武昌、江陵分别修建大学! 

 消息传遍了整个校园,整个天下都沸腾了。 

 “六所大学啊!这是多大的手笔!” 

 “以后我们的子孙也有机会读书了!” 

 “大明要变天了!” 

 十天后,最终的成绩终于揭晓。崇祯亲自在乾清宫设宴,款待各科第一名。 

 宫殿内烛火通明,香气袅袅。崇祯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目光中闪烁着期许的光芒。 

 “诸位都是朕的江山未来的栋梁。”崇祯缓缓说道,“朕相信,你们一定不会让朕失望。” 

 他亲手将一封封书函交到这些年轻人手中。每个人接过书函时,都激动得手微微颤抖。 

 “臣等必不负陛下厚望!”年轻人们齐声应道,声音洪亮。 

 这一刻,注定会被载入史册。这一天,将会改变整个大明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