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张嫣乃艺术人才(第3页)
温体仁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个釜底抽薪的好办法。
“陛下圣明!”
“对了,学校的事就交给刘宗周吧。”崇祯又道,“朕还有更重要的事要你去办。”
温体仁心中一动。这段时间湖广案闹得沸沸扬扬,不少人都在等着捡漏。一旦地方官员被清洗,必然会出现大量空缺。
正想着,崇祯又问:“朝鲜那边情况如何?”
“回陛下,朝鲜那边已经开始准备军需物资,配合我们修筑益州城防。”温体仁回道,随即话锋一转,“只是他们内部似乎出了些问题。”
“怎么回事?”
“据探子回报,朝鲜内部分裂严重。一派主张亲明,另一派则暗中与皇太极勾结。李倧虽然表面上恭顺,但行事优柔寡断,让人难以捉摸。”
崇祯眉头紧锁:“这个李倧,还是老样子。看来得另选他人扶持了。”
顿了顿,崇祯又道:“朕决定让陈新甲踏上朝鲜之行,你觉得如何?”
温体仁心中一惊。陈新甲与他不和,若让陈新甲掌控朝鲜这条线,对他极为不利。
“陈新甲向来正直不阿,恐怕不太适合外交”温体仁试图委婉劝阻。
“就是要他这种性格。”崇祯斩钉截铁地说,“咱们大明可是朝鲜的正牌主子,他凭什么还要对李倧唯命是从?正是因为我们太过迁就,才让他们越来越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温体仁眉头微皱,一脸迟疑,崇祯已经下了决断:“就这么定了。你回去准备一下,尽快启程南下。至于朝鲜那边,朕非得当面和他好好聊聊不可。”
“臣遵旨。”温体仁只得应下。
这时,崇祯又问起了另一件事:“对了,京城大学去年那批学生,你觉得今年可以放出去了吗?”
“新田制用人在即,确实可以安排了。”温体仁道,“这些学生经过严格培训,应该能胜任基层工作。”
“好,你拟个章程,送内阁议一下。”
“臣遵旨。”
等温体仁退下后,崇祯独自在御书房踱步。透过窗户,他能看到远处的紫禁城角楼,巍峨雄伟,却也透着几分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