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李自成魏忠贤(第2页)

 一时间,整个湖广震动。 

 短短一个多月,两个知府伏法,四大家族覆灭,一个布政使被凌迟处死。 

 这消息传到京城,传到南京,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特别是当李自成和魏忠贤抵达武昌时,恐慌更是如瘟疫般蔓延。街头巷尾,茶楼酒肆,到处都在议论这位年轻皇帝的雷霆手段。 

 没人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下一步要做什么。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他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傀儡了。 

 崇祯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的夕阳。雨终于停了,天边露出一抹血红。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腐朽的官僚体系,横行霸道的地主乡绅,无法无天的文人富商这些都是大明的毒瘤。 

 要想救大明,就必须把这些毒瘤一个个挖出来。 

 即便会流血,即便会痛。 

 但这是必经之路。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匆匆进来:“陛下,南京那边传来消息,江南的士绅们联名上书,说是要为胡凤翔讨个公道。” 

 崇祯转过身,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哦?他们是觉得朕太仁慈了吗?” 

 “回陛下,他们说胡大人一生清廉,为国为民,不应受此酷刑。还说还说陛下此举有违祖制,有伤天和。” 

 “清廉?”崇祯冷笑一声,“那些田产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传朕旨意,着锦衣卫彻查江南士绅。但凡有违法乱纪者,一律从重处置!” 

 太监领命退下,脚步匆匆。 

 崇祯重新坐回案前,翻开奏折。这是一份关于各地税收的统计。 

 数字很漂亮,但他知道,这些数字背后有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 

 就在那个注定多事的崇祯三年四月五日,长沙城外血腥弥漫。 

 五十三颗人头整齐排列,鲜血汇聚成一片暗红色的水洼,在阴沉的天色下显得格外刺目。刽子手擦拭着额头的汗水,手臂已经酸软得几乎抬不起来。他蹲在地上喘着粗气,眼神中带着一丝恍惚。 

 “这么多年行刑,还是头一回见这么大的场面。”刽子手低声嘟囔着,声音里带着几分颤抖。 

 旁边的衙役递过来一碗茶水,“确实罕见,长沙府建城以来最大规模的斩首了。” 

 其中二十多人是胡凤翔的族人。胡凤翔,保定府人氏,天启年间调任长沙府。因谋反大罪被凌迟处死,按律当诛九族。行刑台边上,几个胡家的妇人跪在地上痛哭,凄厉的哭声回荡在空旷的刑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