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砍头凌迟(第2页)

 四个地主闻言,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他们连忙磕头如捣蒜:“陛下明察,草民等人都是被人蒙骗的啊!” 

 “蒙骗?”崇祯冷笑一声,声音里带着刺骨的寒意,“账本上写得清清楚楚,你们究竟贪污了多少良田,漏了多少税,还敢在朕面前装傻充愣?” 

 “陛下饶命!草民也是受人指使啊!”其中一个地主突然喊道。 

 崇祯眯起眼睛:“是谁指使的?” 

 “是是浙江的屠家。”那地主颤抖着说道,“他们愿意高价收购这些田地。” 

 殿内一片寂静。崇祯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屠家,这个名字在大明朝可不陌生。从成化年间的屠勋,到万历年间的屠叔方,四代出了四个进士,一个个都身居要职。而现在的屠叔方,正在湖广任监察御史。 

 这是赤裸裸的监守自盗! 

 “把他们的口供都记下来。”崇祯望着骆养性沉声开口。 

 “是!”骆养性立刻命人准备纸笔。 

 这时,一个叫郭怀安的地主突然开口:“陛下,草民家中还有与屠家交易的账本,草民这就去取来!” 

 其他三个地主见状,也纷纷表态要交出账本。崇祯挥了挥手,让骆养性派人跟着他们去取。 

 等四个地主走后,殿内的气氛更加压抑。 

 “将王应功的脑袋挂在城楼正中。”崇祯冷冷地说道。 

 王应功的哭喊声渐渐远去,最后消失在衙门之外。 

 刘春全依旧跪在地上,浑身发抖。而胡凤翔更是大气都不敢出,额头上的冷汗不断滑落。 

 “得去长沙找个手艺最精湛的刀匠。”崇祯突然说道,“朕要凌迟了胡凤翔。” 

 这句话一出,胡凤翔直接晕了过去。 

 擅自调动军中编制,这是谋反的大罪。文官再坏,也就是贪赃枉法。但武将要是敢擅自调兵,那就是要诛九族的死罪。 

 很快,王应功被拖到城门外的刑场。刽子手手起刀落,鲜血喷涌而出。 

 围观的百姓窃窃私语,谁能想到堂堂知府大人,今日竟落得如此下场。 

 王应功的脑袋悬挂在城门外示众,眼睛瞪得老大,嘴巴微张,脸上还带着临死前的恐惧。 

 锦衣卫抄了王应功的家,搜出二十万两银子,还有五千亩良田。这些财产,都是他这些年来贪污所得。 

 胡凤翔被押往刑场时,看到城门上王应功的人头,不禁一阵恍惚。他想起自己年少时的意气风发,想起自己曾经立志要为国效力的誓言。可惜在官场这个大染缸里,他早已迷失了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