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闵洪学求救(第2页)

 “大人。”管家在门外轻声禀报,“韩大人派人送来了一封信。” 

 钱龙锡接过信,快速浏览了一遍。他的脸色变了变,随即将信扔进了火盆。 

 火焰吞噬了纸张,只留下一缕青烟袅袅上升。 

 崇祯站在乾清宫的窗前,望向远处模糊的宫墙。窗外寒风呼啸,吹得檐角铜铃叮当作响。 

 “陛下,闵洪学的新供词。”王承恩轻手轻脚地走到崇祯身后,双手呈上一份文书。 

 崇祯没有立即接过,只是继续凝视着窗外。 

 “说说看。”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承恩低声道:“闵洪学招供,易县暴乱是他一手策划的。他派人煽动百姓,散布谣言说新田制会加重赋税。还在暗中收买了几个地痞,故意制造混乱。” 

 “继续。” 

 “他还交代,宣府的几个军官也参与其中。其中赵参将负责调动兵力,故意放纵暴乱蔓延。户部郎中李明德则在军粮交接时动了手脚,克扣了一部分粮饷。” 

 崇祯终于转过身,接过了那份供词。纸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映入眼帘,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尖刀,剖开了这场精心编织的阴谋。 

 “韩爌和钱龙锡呢?”他的目光在某几行字上停留。 

 “闵洪学说,此事曾向两位大人提过。但具体谈了什么,他就说不清楚了。” 

 崇祯冷笑一声。这老狐狸,到这时候还在玩文字游戏。说得模棱两可,既不得罪两位阁老,又给自己留了退路。 

 “传韩爌、钱龙锡即刻觐见。” 

 王承恩领命而去,脚步声渐渐消失在回廊尽头。 

 崇祯重新望向窗外。雨势渐小,但天色更暗了。远处的角楼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仿佛一个模糊的剪影。 

 这场雨,下得正是时候。就像这场阴谋,来得也恰到好处。 

 宣府事件波澜壮阔,已经牵连出数十名官员。闵洪学害怕顺藤摸瓜查到自己头上,就故意制造了易县暴乱,想要转移朝廷的注意力。 

 他选中新田制作为突破口,就是看准了自己最关心这件事。 

 但他错了。 

 崇祯对易县暴乱的反应,完全出乎闵洪学的预料。没有暴怒,没有立即派兵镇压,甚至连彻查的命令都没有下。 

 朝堂上那些大臣急得跳脚,一个个催促着要尽快处理。但崇祯就是不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