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特务人选(第2页)
“骆大人”陈演还想说什么,却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老仆连忙上前,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倒出几粒药丸给陈演服下。
骆修身看了看天色,说道:“时候不早了,你们先回去吧。记住,只有三天时间。”
陈世文跪在地上给父亲磕了三个头,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老仆搀扶着他,一步三回头地走出牢房。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骆修身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就算给陈家三个月时间,也不可能筹到那么多银子。这场拷饷运动,就是一场赤裸裸的劫掠。
与此同时,在驶往大沽口的大龙头号沙船上。
朱慈烺正在查看毕酒城整理的克难新军中军师军官名录。舱室内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专注的面容。这支由他亲自组建的队伍,将成为他最重要的力量。
锦衣卫缉查千户任逸洲走进舱室,躬身行礼:“千岁爷,下官已找到合适人选。”
朱慈烺微微点头,继续翻看手中的名录。中军师的兵源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他的亲信侍卫、原大汉将军部下、降兵和关宁骑兵。每一个人的背景都经过严格审查,绝不允许有任何闪失。
船身随着海浪轻轻摇晃,窗外传来水手们的号子声。朱慈烺放下名录,看向任逸洲:“人在哪?”
除了组建中军师,朱慈烺还在筹建一个情报网络。这项任务交给了任逸洲负责。就像骆修身在北京的潜伏一样,朱慈烺需要在吴三桂身边安插一个得力的眼线。
一个真正有用的特务,胜过千军万马。这个道理,朱慈烺比任何人都清楚。
“下官让他在外面候着,随时等着殿下召见。”
朱慈烺沉吟片刻,说道:“让他进来。”
脚步声由远及近,一个黑面虬髯的壮汉走了进来。这人生得粗壮,浓眉大眼,一副憨厚模样,与特务二字着实不搭。朱慈烺眯起眼睛,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人。
“臣通州教谕刘生,叩见抚军太子千岁!”那人带着浓重的陕音,恭敬地跪地行礼。
朱慈烺手指轻轻叩击着椅子扶手:“教谕?你是举人出身?”
“回禀千岁,学子生平第一次科举,侥幸中选。”刘生垂首答道,声音沉稳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