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澜醺浅月
第七十二章 难道吴三桂天生就注定要背叛大明吗?(第3页)
朱慈烺心头一震,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椅子扶手。船舱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这话中的意思莫非吴三桂是想与李自成争夺北京?
“吴游击。”朱慈烺正色道,声音里带着一丝警告的意味,“如今流寇势大,关外又有东虏虎视。朝廷力量有限,不宜两线作战。不如暂避其锋,待时而动。”
“千岁放心。”吴国勇笑道,仿佛成竹在胸“王总督与平西伯已有妙计,定能为陛下和千岁收复龙城!”
“他们要借东虏之力?”朱慈烺脸色骤变,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
吴国勇一愣,没想到朱慈烺如此敏锐,一语道破天机。他的表情瞬间变得尴尬起来,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船舱内的气氛降到了冰点。朱慈烺站起身,踱步到窗前。远处的天津城已经看不到炮火,只剩下袅袅青烟升起。
这引狼入室之计,岂非自寻死路?朱慈烺心中暗叹。难道历史无法改变,吴三桂天生就注定要背叛大明吗?
他的想法是放任李自成与清军相争。李自成既占龙城,守卫幽燕便是其责。若他不战而逃,天下人自会另择明主。
到那时,自己这个抗清中流砥柱,才是汉人心中的希望所在。
正思索间,几骑传令兵沿浮桥疾驰而来,马蹄声急促。
“捷报!吴将军成功击退了城内叛军,陛下、皇后与老总兵皆安!”传令兵的声音中带着难掩的兴奋。
朱慈烺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至少眼下可以安然撤往大沽口,再设法阻止吴三桂和王永吉的昏招。
若实在无法挽回,也要尽可能多地收编关宁将士。这些精锐,日后抗清还要用得着。
“国勇。”朱慈烺换上笑脸,语气变得和煦起来,“如今流寇已占芳川、宝坻、玉田一线,陆路难行。不如你带着这千骑随本宫去大沽口,再由海路与平西伯联络。”
吴国勇不疑有他,一口应下。他站起身向朱慈烺深深一揖,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