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难道吴三桂天生就注定要背叛大明吗?
朱慈烺矗立在大龙头号船舱甲板之巅,紧握栏杆,目光死死盯着战场。虽然不是第一次见血,但如此惨烈的场面还是让他心头发紧。
又一波骑兵冲杀而过,李过的阵型终于出现了松动。吴家军的骑兵们抓住机会,加大了进攻的力度。他们像一把尖刀,狠狠地插入敌军阵型的薄弱处。
“降者免死!”有人高喊。
这声音在战场上传开,越来越多的大顺军丢下武器,跪地投降。他们已经看出了胜负的走向,没必要再做无谓的牺牲。
李过的兄弟周青为了替他吸引追兵,高喊“李过在此”,结果被乱刀砍死。而李过则趁乱弃甲入河,与李岩的溃兵队伍汇合,侥幸逃脱。
战场上的厮杀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伤员的呻吟和胜利者的欢呼。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尸体,血水混合着泥浆,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千岁爷,我们胜了!”曹友义兴奋地说道,“这些投降的老营兵都是好手,不如收编了。对了,南城那边战事紧急,得赶紧调吴家军增援。”
朱慈烺这才回过神来,连忙下令鸣金收兵,同时竖起免死旗。他的目光扫过战场,心中庆幸无比。这一仗打得漂亮,关键时刻,吴三桂终于及时出现,对大顺军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但现在不是庆功的时候,还得赶紧去救援南城。那里可是父皇所在!想到这里,朱慈烺的心又提了起来。
“传令下去,让投降的士兵先集中看管。”朱慈烺转身对曹友义下令,“你亲自带人去接应南城。”
“遵命!”
曹友义领命而去。朱慈烺又看了眼战场,目光落在那些跪地投降的士兵身上。这些人中有不少是老营精锐,若能收编,对未来的战事大有帮助。
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救援南城。朱慈烺转身走下船楼,来到甲板上。水手们正在忙碌地准备渡河,船上的将士们也在整理装备,准备下一场战斗。
“传我命令,全军准备渡河!”朱慈烺沉声道。
此时,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在侍卫的带领下来到朱慈烺的面前。
“卑职乃辽东总兵平西伯麾下的游击将军吴国勇,恭请太子千岁安康!”他跪拜叩首,声音洪亮,带着关外将领特有的豪迈。
朱慈烺站在船头,目光在这位生着蒙古人面孔的将领身上逡巡。小眼睛,大饼脸,八字胡须,一身戎装上还沾着未干的血迹。正是方才率军冲锋,击溃李过部的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