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澜醺浅月
第四十七章 形势比人强(第3页)
“冯卿,”崇祯轻声开口,“李建泰不知所踪,内阁与兵部空缺,朕有意让你一并担任。”
冯元飏身躯一震,额头瞬间渗出细密的冷汗。历任兵部尚书的下场,他再清楚不过。除了他兄长冯元飙重病告老外,几乎无一善终。这个位置,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利剑。
“微臣微臣愧不敢当,才疏学浅,恐难胜任”冯元飏声音发颤。
烛光在殿内投下摇曳的影子,崇祯的目光在他脸上逡巡。半晌,轻轻摆手:“朕这些日子身体欠佳,让太子暂掌朝政。如今好些了,正需要忠臣辅佐。”
“臣愿效死!”
“臣誓死追随!”
两声铿锵有力的回应在殿内回荡。崇祯眼中闪过一丝欣慰,继而又带着几分忧虑:“曹将军,如今天津兵力如何?”
曹友义低着头,声音沉重:“启禀陛下,册上虽有万余人,实际只有四千五,其中能战者不足千人”
话音未落,殿外一阵冷风吹进,烛火剧烈晃动。崇祯裹了裹身上的龙袍,眉头微蹙:“无妨,朕知晓各地皆是如此。明日便启程去天津,有二位护驾,朕也能安心些。”
“臣等护送陛下,万死不辞!”
与此同时,天津兵备道内,灯火通明。
原毓宗正襟危坐,对面是大顺将领郝摇旗。茶香袅袅升起,掩盖不住室内暗流涌动的气氛。
“郝将军放心,”原毓宗一脸信誓旦旦,神色间带着几分谄媚,“下官与两位副总兵皆愿归顺大顺。只要将军肯配合,擒下朱家父子易如反掌!”
郝摇旗捋着胡须,眼中精光闪烁:“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原毓宗压低声音,“曹友义那厮已经去接驾了,明日朱由检就会到天津。届时只要”
“好!”郝摇旗一拍桌案,“为了这桩大功,让俺冒充鞑子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