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大明有救了

 夜,深重的夜。 

 皇宫内外,一片死寂。唯有巡逻的禁军脚步声,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清晰。 

 崇祯躺在龙榻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檀香袅袅升起,却驱散不了心中的阴霾。今日收到的塘报如一根尖刺,深深刺入心脏,让他辗转反侧。 

 居庸关失陷,唐通叛变。 

 这消息虽说也在意料之中。自从大同、宣府两座重镇相继沦陷后,大明的崩塌已势不可挡。唐通投敌,不过是大势使然。可知道这个消息的瞬间,崇祯仍觉得五脏六腑都被浸在冰水中。八千精锐,那是他最后的希望啊。 

 “陛下还未安寝?”值夜太监轻声问道。 

 崇祯没有回答,只是望着帐顶发呆。青铜香炉中的檀香渐渐燃尽,寒意从四面八方涌来。他忽然觉得,这宫殿实在是太大了,大得让人觉得孤独。 

 “准备更衣吧。”崇祯忽然出声。 

 值夜太监一愣:“这这才寅时初刻” 

 “朕知道。”崇祯坐起身,“可朕睡不着。” 

 宫人们无声地忙碌起来,仿佛外面的天下大乱与他们无关。一盏盏宫灯次第点亮,将黑暗驱散开来。 

 “水”崇祯低声道。 

 值夜的太监急忙端来温热的白水,崇祯仰天长叹,一饮而尽。水是温的,可他的心却是凉的。 

 换好衣冠,崇祯来到东暖阁。高宇顺和王之心已在伺候,却少了个熟悉的身影。 

 “王承恩在守城”崇祯自语道,目光中闪过一丝苦涩。让一个文太监去守城,这主意糟透了。可他还能信任谁?朝中大臣,哪个不是各怀心思?守城这等要事,也只能交给王承恩了。 

 东暖阁内烧着地龙,温暖如春。崇祯坐在御座上,翻看着昨日的奏章。字里行间,尽是边关告急、粮饷短缺、兵临城下的紧急军情。 

 “报——” 

 一声高呼打破了东暖阁的宁静。崇祯抬头,只见一个魁梧的身影快步走来。 

 “田存直?”崇祯认出了这个御马监的提督太监。 

 田存直面带喜色,快步上前:“万岁爷!好消息啊!” 

 “何事如此兴奋?”崇祯放下奏章。 

 “皇墙北大街上排了几千人,大家都是自愿来投军报效的义民!”田存直激动地说,“这些都是自愿来投军的百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