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太子爷坐庄

 吴襄也是个明白人,太子在此时纳他家女儿为妃,自不会是看上了他女儿的容貌性子,自是为了自己儿子手中的兵权。 

 如今即已打定主意,便主动说道:“殿下,皇上要调犬子护驾南幸的密旨,怕是还未发出吧?” 

 朱慈烺看着殿内跳动的烛火,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此事确实尚未定案。毕竟是中旨,不经内阁和兵部,怕是会让吴总兵为难。” 

 殿内一时寂静,只有檀香袅袅升起。吴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似是下定了决心:“殿下放心,老夫这便修书一封,命犬子即刻点齐五千精锐入援京师。” 

 朱慈烺手上动作一顿,眸光微闪。有了这封信在手,便是与父皇谈判的重要筹码。他不动声色地点头,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如此甚好。” 

 内校场备有文房四宝,烛光映照下,吴襄的身影在案前微微晃动。沉默中,只听得笔尖沙沙作响,片刻后一封家书便已写就。 

 “殿下请过目。”吴襄双手呈上信笺,目光灼灼。 

 朱慈烺接过信件,仔细阅读一遍后收入袖中。 

 此时天色渐暗,已到饭点,他抬手唤来王承恩:“去准备些酒菜来。”待王承恩退下,他才转向吴襄父子,“提督辛苦了,待会儿咱们小酌几杯。” 

 殿内气氛渐渐轻松,朱慈烺趁机将话题引向整军突围之事:“王伴伴这些日子忙着召集人马,不知情况如何?” 

 王承恩快步走回,恭敬回道:“回殿下,净军中挑了三百火铳手,勇卫营老兵二百余,东厂缇骑百余,再加上些许杂役,约有千人之数。” 

 朱慈烺手指轻抚茶盏,若有所思。这些人虽是乌合之众,但有吴襄的家丁做骨干,倒也不失为一支可用之兵。只是,要想护送父皇南下,这点人马怕是还远远不够。 

 “带本宫去瞧瞧。”他放下茶盏,起身道。 

 校场上火把通明。众人来到校场一角,只见那些士兵或坐或卧,正在吃着干粮。见太子驾到,纷纷跪地行礼。 

 “都起来吧。”朱慈烺目光扫过众人,虽说良莠不齐,但大多是经过战阵的老兵,倒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 

 他注意到不少人衣衫褴褛,神情疲惫,不禁皱眉问道“。“王伴伴,你给他们多少钱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