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太子密令(第2页)

 王承恩却神色如常,仿佛刚才吞下的不过是一块糕点:“千岁爷放心,老奴自会照办。不过这事还是由老奴来担着为好。毕竟老奴是统领内外军营、提督九门太监,调兵操练本就在职权范围内。” 

 听到这话,朱慈烺紧绷的神经才放松下来。他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深吸一口气。 

 殿外传来远处更夫打更的声音,提醒着时间已经不早。朱慈烺踱步到窗前,望着漆黑的夜空,突然开口:“对了王伴伴,吴襄可是归你管的?” 

 “是,他在京营担任提督一职。”王承恩的声音依旧平稳。 

 朱慈烺转过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那就把他也调到内校场吧。” 

 “为何?”王承恩皱了皱眉。 

 “你想想,”朱慈烺的声音压得更低,“京城里谁能带领千余乌合之众护送父皇南逃?他可是刚从辽东来的,手下都是能打仗的。” 

 王承恩眼前一亮,似乎明白了什么。 

 朱慈烺继续说道:“而且吴家父子在辽东可没少跑路,这逃命的本事可是一流。”说这话时,他脸上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明日我去内校场会会他。” 

 “老奴这就去安排。”王承恩恭敬地退下,脚步声渐渐消失在长廊尽头。 

 夜色已深,朱慈烺却毫无睡意。他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城墙轮廓,心中焦急。远处传来五更声响,已是三月十五寅时了,明日就是三月十六,李自成的大军很快就要打来。时间紧迫,容不得半点差错。 

 “黄大宝!”朱慈烺突然开口,声音在寂静的殿内显得格外清晰。 

 “千岁爷。”一个胖乎乎的太监急忙从外间跑进来,圆润的脸上带着些许困意。 

 “去拿一千本令旨来。” 

 “这这么多?”黄大宝瞪大了眼睛,一时没反应过来。 

 “奏本、题本都行,快去。”朱慈烺不耐烦地挥挥手,“再把施神医和毕酒城都叫来。” 

 黄大宝眉头微皱,关切地问道:“千岁爷身子不适?” 

 “嗯,这两天就不上课了。”朱慈烺随口应道,眼神却飘向了远处。 

 看着神清气爽的太子,黄大宝嘴角抽了抽。这不就是想找借口溜课吗!但他哪敢多嘴,只得匆匆退下去准备。 

 朱慈烺独自一人在殿内踱步,脚步声在空旷的殿内回荡。他走到书案前,指尖轻轻抚过那些奏折和文书,思绪不断翻涌。眼下局势危急,他必须做好万全准备。装病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有更多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