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风波亭中2(第2页)

 封亦与孔孟坐在中间的一张桌上,两人一边饮酒一边畅谈。两杯酒下肚,那孔孟可谓是无话不说。不过,封亦倒也听出,这孔孟所说的话在常人听来,确实是够惊世骇俗,不过,却又并非真是在胡言乱语。 

 “早在一千多年前,秦国经过一系列变法,渐渐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最终吞六国,建立了一个大一统的秦国。秦国能一统江山,这一切的功劳,离不开一个人,那个人,叫做商鞅。” 

 封亦点了点头,说道:“我听说过这个人。” 

 “那你可知道,商鞅最后落了个什么下场?” 

 “被车裂而亡。” 

 “没错!这么一位让秦国变得强大的功臣,按理说,应当享受秦国上下尊重才对,可最终却落了个如此凄凉的下场。说来说去,都是因为他打破了当时秦国的平衡,也得罪了秦国各级贵族。那商鞅本是个普通百姓,但因才华出众,从而得到秦孝公的赏识。炎黄统一华夏之后,为了让天下从此太平,谁当首领采用的是禅让制,让有能力的人来当部落首领,这样天下百姓皆服。只可惜,这种禅让制太容易被人掌控,最终被人利用,从而产生了所谓的贵族。这世间,其实哪来的贵族,这所谓的贵族也只不过是后来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为了让其他百姓屈服的借口而已。我们每个人沿着自己的出生一路往上追溯,哪个又不是炎黄子孙?他们口中所谓的贵贱,根本就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已。大家都是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可是在那贵族的操作下,你们的子女永远都是贵族,而普通百姓的子女永远都是普通百姓。那商鞅是普通百姓出生,虽然被封为秦国之相,但在当时秦国贵族的眼中,其身份却是很低贱的,根本不配和秦国贵族平起平坐。即便是当时有不少秦国贵族都知道商鞅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但在他们眼里看来,商鞅也只是一个如蚁般的存在。所以,当重用商鞅的秦孝公一死,商鞅也就失去了唯一的依靠,最终成为秦国崛起的牺牲品。” 

 孔孟说到这里,端起酒杯,摇头说道:“如今的朝庭,从某方面谟,和当时的秦国又何其相似。岳鹏飞元帅抵挡住了金兵,打得金兵节节败退。而这个时候,金国来上一句这仗他们不打了,朝庭这是求之不得,立马变得欣喜若狂。其他狡兔死,走狗烹。如今的朝庭,其实就是将岳鹏飞元帅当成了走狗来看待。用得上的时候,你就要来给我卖命,用不上的时候,你就得给我还命。可怜岳元帅就算有一颗精忠报国之心,却是无报国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