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故人来访2(第3页)

 封亦将陶家庄变成军营,而另一边倒是将代州原来的韩府还回给了韩三堂,封亦还是觉得住在关镇圣人堂更亲切一点,那里有着他自七岁那年开始的记忆。 

 封亦知道,韩三堂请自己前往代州绝对没什么要紧事,否则了一定会亲自来关镇,而不是派人来请自己去代州商议。不过,他本来也打算去代州找韩三堂发发牢骚,没想到韩三堂也正巧派人来请他去一趟代州。 

 封亦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这才去马棚牵了匹马慢悠悠地走出将军府。不过,他并着急,而是打算先回圣人堂先换套衣裳。 

 “封将军,这是又准备去哪啊?” 

 一路上,老百姓纷纷朝着封亦打招呼。 

 封亦笑着回道:“也就随便走走!” 

 对于老百姓来说,封亦和封家军就是保卫关镇的神,只要有封亦在,关镇的老百姓就有一种莫名的安全感。更难得的是,封亦与其他那些当官的很不一样,没一点当官的架子。其他那些当官的,走到哪都是带着一群随从,一副高高在上,生人勿近的模样。而封亦到哪里都是一副随和的模样,甚至关镇的老百姓还时常可看到他们的封将军坐在路边某个小摊面前和他们一样吃碗面条什么的,又或者在某个小酒馆中喝点小酒。 

 封家军治军严谨,军纪严明,关镇乃至代州的老百姓无人不知。封家军的士兵从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上至将军,下到士兵,买东西都是付钱的,不像其他许多地方,当兵的买东西从不给钱,甚至是强抢。 

 这种种的一切,使得封家军深受代州老百姓的爱戴。封家军的每一个士兵,也都以能加入封家军为荣。 

 因为关镇有封亦,有封家军,关镇俨然已经成为雁门山中的一处世外桃园。 

 当然,这一切并非只是封亦一个人的功劳,这其中也有代州知州韩三堂的功劳,甚至远在京城的右丞尚书李纲也是功不可没,就连御史中丞秦木会也有一部分功劳。因为,正是有他们在朝堂之上罩着封亦,封亦才能如此安稳地镇守雁门关。要是换作另外一个人像封亦这般,就算没有被罢官也早被贬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