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3章 四人合作分工,清空贪官污吏的钱财,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第3页)

 有的地方疫情十分严重,己经倒下大片灾民。看着那个悲凉气氛令他们心生不忍。 

 就是那些没有倒下的人,也面呈菜色。哀伤不己。他们一边要拖着疲惫的身体煮粥。一边还要照顾那些倒下的。灾民。将粥碗端到他们面前。有的甚至需要。用手来喂。这样的劳动量太大了。他们不知自己还能撑多久? 

 因为他们不知道明日自己会不会也倒下。有那些老弱病残的己经失去生命了。 

 令他们更加绝望的是,朝廷根本就管不了,也不管。粥棚的粮食越来越少。都是官府粮仓里的陈年旧米,虽然发霉了,好歹也能充充饥,不至于饿死。 

 可是最近这样的陈年旧米也供应不上了。他们真的害怕。要不了几天断粮之后。还有几个人能够活着? 

 曾经有的地方发生水灾的时候,死了好多人。实在没有粮食和吃的,有那些身体强壮的逃荒者,吃新鲜的死尸。好在那些死人是没有病的。活了一部分人。 

 这次水灾更严重,如果真的没有粮食,到了那个地步,即使吃死尸也没有活路。因为所有的人都感染了瘟疫。吃的死人肉也是有瘟疫的,几乎不会有人活下来。 

 这样悲伤的绝望的情绪在各个灾民点传播。因此,萧云嫣他们每到一处,看到的都是像行尸走肉一般的灾民,或者躺着,与死人只差一口气,或者摇摇晃晃的穿梭在那些重病的灾民中间,帮助他们喂水喂粥,忙忙碌碌,自己也不知道明天会如何。 

 萧云嫣和厉墨涵并不会马上用语言激励他们,而是先把他们的粮仓填满。 

 自然就有这些负责煮粥的人传播信息。有了粮食之后,人们的精神为之一振。就好像从死亡的边缘一下被拉了回来。 

 然后,萧云嫣和厉墨寒再与医者商议施舍药丸的事情。一路下来都是这样过来的。他们真的像活神仙一样,将这些灾民从濒死的边缘救了回来。 

 身体渐渐变好的灾民们又在哀愁,家园尽毁以后该如何生活? 

 萧云嫣和厉墨涵虽然与夏邑国的国王和公主闹得非常不睦,可是与这些灾民却没有任何仇恨,只有对他们心生怜悯。 

 发放完物资之后,萧云嫣和厉墨涵还有黑蛟龙,又汇聚在一起。 

 黑蛟龙的任务是去调查一番。这些受灾地区是否有贪官污吏?如果查出来,黑蛟龙就将其洗劫一空,临走还不忘给那个贪官污吏一顿胖揍。 

 御龙原本应该回到自己的兰域王朝。可是他看到这些灾民也觉得十分可怜,想要帮助黑蛟龙。 

 黑蛟龙很鄙夷的看着他。虽然御龙是男人,可是他的武力值与黑蛟龙相比要差得很多。即使前世是御龙是黑蛟龙的师兄。这一世的御龙没有修真。所以。只是稍微有一些武功的平凡人。 

 被嫌弃的御龙才感觉自己好像真的有些废物。不过他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因为他对人类思想当中的弯弯绕要比黑蛟龙懂得多,因此在调查贪官污吏案子的时候,御龙的头脑要比黑蛟龙的头脑好用得太多了。这也是黑蛟龙承认,自己永远也无法超越御龙的地方。 

 西人汇聚之后,黑蛟龙将他搜刮来的贪官污吏的财富都要送给萧云嫣。 

 萧云嫣让她留一部分,遇到需要帮助的灾民,黑蛟龙可以当时就出手。 

 因为这些灾民同样需要重建家园这笔银子。官府和朝廷不会出银子,甚至在人手上,官府也不愿意动手帮忙。与其他几个国家相比,夏邑国的朝廷腐败得己经不可救药了。 

 经过西人商议之后。将帮助百姓修建房屋的事情交给了厉墨涵和御龙。 

 黑蛟龙和萧云嫣还要去办一些事情。除了提供物资之外。他们想要将夏邑国国王和公主的店铺都清空。以及他们手下忠实拥护者的私库和店铺一并清空。 

 将这些用于整个夏邑国百姓的灾民安置和家园重建。 

 萧云嫣和黑蛟龙一个有空间,一个有储物袋,特别方便。 

 厉墨涵现在也可以出入空间,甚至可以将空间的物资移出空间。只不过,他的思想意识控制能力没有萧云燕那么强,每次只能移出很少的量。他和御龙一起帮助灾民,倒是足够用了。 

同样是,重新选择地势高,不会受洪水影响的地方,重新建设房屋。 

 因为涉及到官府的批准。所以每次都是需要厉墨涵出手,将那些不配合的官员一顿痛扁。剩下盯着这些地方官差衙役办手续,立房契的事情就交给了御龙。 

 厉墨涵则带着手下工匠。快速地帮灾民们建设房屋。同样将建房的手艺也交给了他们。需要材料的时候,他可以不断地从空间里向外倒腾。 

 两个男人现在关系十分要好,俨然成为一对兄弟。配合十分默契。 

 萧云嫣和黑蛟龙配合的也十分默契,两个人一起去这些国王忠实拥护者的家中,看到他们奢靡的生活,就毫不犹豫地将他们的私库清空。之外,他们名下的店铺有,的也会遭到洗劫。不过洗洁店铺的任务是黑蛟龙干的。 

 萧云嫣现在己经不干这样的事情了。她要做的是将这些官员们手下的矿脉一并收进自己的空间。矿里的金银储备也都收进空间。 

 因为救济灾民需要大量的银钱,除了建房子,还要给他们置办生活物资,发放粮食以及生产农具。 

 虽然,萧云嫣有足够的财富去做这些善事。然而,贪官污吏们从百姓身上吸取民脂民膏。不妨就用这些银子,再重新帮助百姓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