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 章 夫妻俩认真调研,制定合理的政策,吸引贫民迁徙(第3页)

 这个提议被一些人十分赞同,又被一些手里握有各项技术的老师傅们坚决反对。 

 如果这项政策执行下去,那就意味着老师傅们不能让一群徒弟为他免费做工了,更不能让这群徒弟尊敬他像尊敬祖宗一样,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在利益上,这些技术师傅们必然会受到巨大的损失。所以他们坚决不同意。 

 可是,政策制定者着眼的是社会的发展,并

不会以牺牲群众的利益来满足几个人的利益。 

 厉墨涵和萧云嫣制定政策必然要从普罗大众的角度去考虑。但是,没有那些身怀技术的师父们传授技艺,孩子们也学不到技术。 

 因此,厉墨涵和萧云嫣承诺,如果这些技师们技术过硬,经得起考核,可以到这些技术学院当先生,拿工钱。如果他们开办作坊供学徒们实践,也会给他们一些税赋上的福利。 

 虽然说坚决反对,可是面对端靖王爷王妃开出的好条件,还是有很多人挤破脑袋想要进入这样的学院。 

 这些吸引人的政令颁发下去之后,厉墨涵派了很多在封地做主管的退伍老兵回到家乡,越是边远贫穷的地方越好,去那边招一些想要改变生活,改变命运的家庭,向边关迁徙。 

 告示上说明,第一批迁徙过来的人员得到的实惠是最多的,以后经济发展起来了,再想迁过来就没有那么多好条件了。可能等后面批次进驻过来的时候,没有房子赠送,也没有土地赠送,更没有孩子们的入学优惠。因此,想要求发展,那就趁早。 

 萧云嫣和厉墨涵在百姓当中的口碑是越来越好。虽然很远地方的百姓并不了解他们。可是附近州府里面的百姓,却是特别羡慕端敬王爷封地上的百姓。 

 原本,他们还在哀叹,自己怎么不是那里的百姓?如今竟然有机会迁徙到端靖王妃封地去,还有那么多福利优惠。那可是天大的好事。 

 有那些在自己的家园过得非常困苦,也没有什么资源的家庭,打算举家搬迁到端靖王的封地内,期待能够在端靖王爷和王妃的福佑下,过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