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苍穹之鱼
第351章 动(第2页)
战争背后的逻辑是钱粮。
有些仗必须不惜代价全力以赴,而有些仗则可以不打,放在后面。
强攻夷陵宜昌这种坚城,至少一年半载,但若是休养生息,一年之后,荆襄必定非同凡响,到时候人心稳固,说不定能不战而拿下宜都。
刘道规遂不理会西面,一心一意经营荆襄。
连续下达占田令和开荒令。
凡荆襄三州荒地,每户可自行占田五十亩,三年不需要缴纳田租,官府以两成利息租借种子,无偿租借耕牛、铁具。
这时代的人靠粮田只能养家糊口,真正能改善他们生存状态的是桑田、麻地,男耕女织,出产的绵麻绸,织城衣服,售卖出去后,再购买各种生活所需。
而以往山泽河林统统被士族豪强霸占,百姓无立锥之地,生存也就越来越难。
然后以自家田地为抵押,向士族豪强借高利贷度日,田地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上,土地兼并就是这么来的。
荆襄三州地域极其广大,养活七八十万人口易如反掌。
为带动百姓的热情,刘道规亲自开荒。
早年生活穷苦,种田、砍柴、打渔、买鞋什么都干过,这些年虽逐渐位高权重,但也没养尊处优,很多事都是亲力亲为。
连骠骑将军都亲自开荒了,百姓、士卒热情高涨。
襄阳以西沮水流域,有大片的肥沃土地和原始森林。
官府将百姓士卒组织起来,一边伐木,一边围堰造田。
原始森林中的木材皆是造船的上乘材料,边角料也是宝贵的干柴,刘道规顺手组建了一座船坞,将荆襄的木匠、造船工匠集中起来,专门制造能通航江海的大船。
工匠不需种田,每月官府提供三石禄米和两缗例钱,足够他们养活一家人。
就连帮工的民夫,每月也能领到一石粮食。
忙碌之中,西面再度传回消息。
“谯纵堵在成都之下,毛璩欲据城而守,不到两个月,益州营户李腾率众开城迎谯纵,乱军杀入城中,灭毛璩、毛瑷满门,夷毛氏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