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苍穹之鱼

第355章 失(第2页)

 此人是司马恬第四子,谯王一系,司马尚之和司马恢之是其兄长,司马恬当过北府都督,所以司马休之在北府军中有一定的名望。

 “他带回多少人马?”刘道规有些头痛,如果是外人,找个理由边缘化送入建康当个寓公,颐养天年。?墈,书.君· !耕*新/醉-哙\

 但刘敬宣和司马尚之都不是普通北府将领。

 “两千残军,但一回到彭城,便得到了彭城刘氏和北府旧部的拥护。”

 在南燕时,刘敬宣造慕容德的反,回到彭城,立即挖刘道规的墙角。

 彭城以前是刘牢之的根基,有不少死忠。

 而刘敬宣不愧是刘牢之之子,在权谋上如同三岁孩童一般,回来了也不知道低调一些……

 殷仲文道:“刘敬宣和司马休之声望太大,不宜常驻彭城。”

 “令二人率部西进,一同攻打秦军,再派人去朝廷,询问车骑将军的心意。”刘道规只能先将二人调离彭城。

 别看两人只有两千多兵马,但在政治上影响力巨大。

 一人是刘牢之之子,还曾是刘裕和刘道规的恩人。

 另一人则是司马家的宗室,还是为数不多有兵权之人。

 没过几日,建康就有了回复,刘敬宣出任晋陵太守,袭封武冈县男,司马休之升武陵太守,升荡寇将军。

 这两道任命的意思非常明显,晋陵就是京口所在之郡,而武陵在西面,这是要分化刘敬宣和司马休之,顺便拉刘敬宣一把。

 可见兄长刘裕还念着旧情,毕竟当年刘敬宣对自己兄弟二人还算不错。

 刘道规心领神会。

 这天下名义上还是晋室,权柄刘裕和刘道规兄弟手上,不等于现在就能取而代之。

 南渡以来,掌握权柄者大有人在,其中不乏野心勃勃之辈,但都失败了。

 二十年前桓温桓冲的声势远大于现在的刘裕和刘道规,连皇帝说废就废,却因北伐惨败,终究没敢迈出最后一步。

 司马尚之与刘敬宣最先举起反对桓楚的大旗,如今又从南燕投奔晋室,在江左士民眼中,是大义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