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府江山苍穹之鱼

第297章 义(第3页)

吴甫之的人马也向寿春撤退了。

倒是童厚之主动联络上孟干之,说是愿为内应。

不过现在刘道规反而对寿春没多少兴趣了,这个时候掉头去攻打寿春,反而破了之前的立下的人设,引起西府军和北府军的反感。

得不偿失。

桓玄正在作死的路上狂奔,暗中反对他忠于晋室的人不少,自古篡位没那么容易,司马家篡曹魏,还有夏侯霸投蜀,淮南三叛。

刚刚行至八公山大营,孟干之就来禀报:“都督,有人起兵了!”

“谁”刘道规顿时来了兴趣。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动手了。

“庾仄召集七千旧部,袭取了襄阳!”

桓玄将西府精锐调到了淮南,雍州刺史冯该的兵马也调到了淮南,导致荆襄空虚。

而庾仄出身颍川庾氏,还是殷仲堪旧部,曾任南阳太守,庾氏和桓氏算是老冤家了,早在桓温之前,庾氏便在荆州树大根深。

庾亮、庾翼、庾冰一度掌控朝政。

桓温还是庾翼提拔起来的,庾翼死后,桓温灭其满门。

桓玄起兵后,杀了殷仲堪,也杀了庾仄族兄庾楷。

刘道规笑道:“那咱们就有好戏看了。”

刘遵撇撇嘴,“才七千人而已。”

“庾仄仅凭七千人就攻下了襄阳,必有些手段,庾家在荆襄盘根错节,这一次桓玄有乐子了。”刘道规为其解释。

襄阳是重镇,就算兵力全都调走了,也有青壮在,不是那么容易攻破的。

桓玄也不可能将兵力全都调走。

牵一发而动全身,桓玄若不能快速平定庾仄之乱,后果不堪设想。

桓氏明面上暗地里的敌人不少,都在观望之中。

还有北府军,都在等待一个时机而已。

刘道规大军留在八公山大营休整。

果然不出所料,数日后,庾仄在襄阳城南设置盟坛,祭奠司马氏的祖宗,打出清君侧诛桓玄的旗号。

南蛮校尉参军庾彬、安西将军参军杨道护、江安县令邓襄子起兵响应。

桓玄的老巢江陵人心惶惶。

南面长沙,桓济之子桓亮以讨伐庾仄为名,在罗县(湖南湘阴境内)起兵,自称平南将军、湘州刺史,试图浑水摸鱼。

桓济是桓玄的二兄。

桓温死后,传位桓玄,引起桓济不满,此时桓玄受到桓冲庇护,桓济便联合长兄桓熙密谋杀掉叔父桓冲,夺取西府大权,但二人岂是桓冲对手反被桓冲察觉,随后被罢黜,全家流放长沙。

桓亮长大,自然咽不下这口恶气。

桓玄的根基在江陵,出了这么大的事,北伐弄不下去了。

但他也聪明,并没有火急火燎的返回江陵,而是率大军进驻广陵,堵住北府。

一面分兵镇守历阳、姑孰,一面令冯该返回襄阳,再令荆州刺史、西中郎将桓石康领兵平叛,与冯该南北夹击。

“都督,北面出事了。”

刘道规正幸灾乐祸时,孟干之满脸凝重的前来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