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送上门的大侄子(第2页)
可有些演员,却像是和观众有仇,时不时的在发音中漏点小坤脚,防止观众沉浸到故事剧情中。
“我知道你说的是谁了。”王一笛踮起脚,凑在陈锦年耳边说了两个名字。
“额,你猜对了,年轻一代里,他俩确实是最严重的,或者是灾难级别的,在发音问题上,幂幂姐比他俩控制的都要好,他俩现在己经完全接不了故事背景发生在南方的戏。,w?d-s-h,u`c^h·e.n·g,.\c¢o/m~”
或许资本硬选的话,可能还会选他俩,但绝对不会是导演想用的人。
但凡导演有点脑子,都不会让一位带有明显北方口音的人,来出演南方人的角色,这跟让一名有明显湾湾口音的人来出演北方人是一样的道理。
表演说破天去,也是把假的东西给演成真的,如果只是听一耳朵就出戏,那剩下的所有努力,表演的在用心也是白费。
“临时纠正也不行。”
“谁让他临时纠正的,很多香港籍的演员北上演戏,你见过有几个能把口音纠正过来,有句话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时不注意,等到需要的时候在想把口音掰过来就己经晚了,喜剧演员还好,纠不纠正的无所谓,但正剧演员要是不当回事,那就是态度问题了。”
中戏在一零年之前本科表演系,其实是很注意口音问题的,几乎是从入学就开始纠正,强行的掰正,几乎没有因为口音问题造成戏路受限的。
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几年的出来的学生,把控的越来越不严格,而其他学校在这方面,还不如中戏。
王一笛闻言张了张嘴,咿咿吖吖的好几声,然后问道:“你能听出我的口音吗?”
“你还好吧,除了咱妈稍微有些南方口音,其他人都是普通话为主,在口音的偏差上并不大,所以你受到的影响自然也少得很。”
口音这个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完全是生活环境带来的。
王一笛虽然会说粤语,但她是先学的普通
话,然后才学的粤语,少去了粤转中的过程,自然不会存在特别大的口音障碍。
王一笛闻言顿时昂起了头。
“嘿嘿,我就知道我是万里挑一的天才,口音问题,不在话下。”
陈锦年以手扶额,王一笛疯起来,比他还中二。
“行了,你也不怕被别人看见。”陈锦年警惕的向西周扫了一下,确定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后,他赶紧说道:“你不是要求做美容吗,趁现在时间还早,我陪你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