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纠正一下,合同还有三年半(第3页)

 陈锦年这话说的相当露骨,几乎是指着鼻子骂街了,不过在场的

人听后却没有任何意见,包括娜扎的经纪人,也没有特别反应。 

 以陈锦年目前的资历,说这句话一点毛病都没有,就是在很如实的在描述现状。 

 “在我看来,你们公司现在太过畏首畏尾了,既想恰流量这碗饭,又放不下曾经自制剧业务辉煌,明明坐拥一堆很不错的艺人,却偏偏把他们都逼走,坐在金山上要饭吃,要我说,莫不如你们公司彻底告别传统艺人经纪模式,倒向流量艺人经纪模式,按照观众的喜好和数据来经营艺人,虽说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好过现在一堆小透明。” 

 “不可能,我们公司对普通艺人的管理是很严格的,很多人连接外部戏都受限。” 

 娜扎解释道,她己经算是例外了,因为公司内没有和她匹配的资源,所以才放任她像胡歌一样外出接戏,否则她也应该和其他人一样,持续的赋闲在家 

 “这是你们公司的问题,而不是商业模式的问题。”陈锦年淡淡的回到道:“目前的趋势很明显,要么主做艺人经纪业务,要么专注于内容创作,像以前一样好两手抓的模式,己经不适合当今的时代了。” 

 “我记得你问我过做艺人经纪的事情,说我正在签艺人,实际上我从来没签过艺人,我和他们签的只是正常的工作合同,对于能在艺人身上赚多少钱这种事,我并不感兴趣。” 

 一部戏从立项到拍摄,再到完成后期并上映所需要的时间,天然的就比演员拍摄的时间长得多。 

 一个演员能在一年的时间里演西五部担任主演的影视剧,但一个团队却没办法在一年的时间内,连续制作出西五部剧。 

 哪怕是陈锦年加班加点,也做不到。 

 所以艺人业务和内容制作业务是天然的快慢车道,以前影视项目少的时候还感觉不出来,现在影视剧项目多了,入行的艺人也多了,原本还能弥合在一起的关系瞬间就被撕裂了。 

 所以这己经不是想不想的问题了,是当前所有影视公司必须做的选择。 

 两条路,只能走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