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又上热搜了(第3页)

 陈锦年满头

黑线,“你别挑事啊,我没有说宁昊。” 

 虽然那他也觉得宁昊的电影在离开黄博和徐争后,确实有些弱,笑点出不来确实是问题。 

 “我又不会讲出去。”王一笛靠在陈锦年的肩膀上,“那你觉得《芳华》怎么样,能不能破十亿。” 

 “不好说,《芳华》这部电影,单论本身而言拍的确实不错,但国人是有历史记忆的,他挑选的时代背景吧,很难只是当做电影看。” 

 “你说刻画文工团吧,在往前几十年,明明还有蓝天野老师那一辈的故事可以讲,你说聚焦在十年浩劫吧,他有在立场问题上避而不谈,现在网上都在骂他是公知电影,确实不怨,要是放五年后上映,能不能盈利都还两说。” 

 陈锦年揉着鼻子说道。 

 透过电影来看,华艺在时代的把握上是很准的,当下正处于“公知”由盛转衰关键期,上马这种题材的项目,确实能狠狠的赚一笔。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文革的题材真的是太陈旧了,二三十年前,那帮搞创伤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都己经把这个题材写烂了,在写烂的基础上,重新拍部电影展示出来,只能更加突出和当今时代的脱节。 

 反映在数据方面,就是全方位的异常。 

 高达62.7%的女性观影用户占比,傲视所有国庆档电影,比《芭蕾复仇曲》,这部大女主电影都要高一大截。 

 而30.2岁的用户平均观影年龄,同样排在国庆档电影里的第一名,比陈锦年预想的《英伦对决》,还要大的多。 

 换句话说,成龙大哥在影坛打拼西十多年了,积攒了近半个世纪的知名度,院线的粉丝群体居然比《芳华》还要年轻,真是离了个大谱。 

 陈锦年看这些数据都看了半天了,他实在是无法理解,冯裤子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