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刘腊梅的故事(第2页)
刘腊梅受够了插队当知青的日子,当年回家就求父母找关系,让她返城,就算是干临时工,她也愿意。
可他父母的心思都在他哥哥和弟弟身上,哪里会花钱走后门给她办返城的手续呢!
不仅如此,她妈还严厉的批评了她,说她不懂事,以后要是再像去年那样,倒欠着大队的钱粮,就不要回家了。?2`8_l\u`._n`e′t¢
第二年,刘腊梅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不仅干活很积极,还经常在比较重要的场合表现自己。
因为她知道,曾经那个家己经不再是她躲避风雨的避风港了,她得靠自己离开这里。
她发现要离开这里,只有两个途径,就是推荐上大学和城里招工。
去当兵也可以,但招兵一般又不在插队知青里招,除非是关系到位了。
刘腊梅要靠自己的努力,离开这里,就必须得积极表现,让公社、大队和县知青办的那些人看到。
可这一年过去了,她们知青点被推荐上大学的名额竟然给了她们这个知青点里一个平时表现一般,甚至很差的女知青。
招工的名额,也给了她们大队知青点的一个女知青。
这对她的打击很大,她感觉自己己经够努力了,可为什么推荐名额,却不是她的。
那个拿到推荐上大学名额的女知青离开的前一晚,刘腊梅找到了她,真心实意的请教道“燕玲姐,你就告诉我,你是怎么做到让公社那边推荐你上大学的呗。
我是真的想离开这个地方,但你也看到了,我这么努力了,可每次的推荐名额却始终没有我。”
那个叫杜燕玲的女知青没好气的说道“你想离开这里,谁不想离开啊?
你努力,谁又不努力啊!
有些事,我不能明说,但有一点你得知道,那就是要经常去领导哪里走动,否则人家都跟你不熟,推荐的时候,怎么会推荐你呢!”
“就这?”刘腊梅有些不信。
这也太容易了吧,不过一想也对啊,公社的知青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吧,人家那些公社领导哪里记得住每个人的名字,又哪里看得到每个人的表现呢!
杜燕玲继续说道“不仅仅是要经常走动,你还得多关心人家领导的生活,尤其是感情生活,更是要时不时的送去关怀……”
刘腊梅刚开始有些不懂,但后来一琢磨,好像又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