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为电网“修水库”(第2页)

 

“这个项目,要求你们提供从储能电芯、模组、电池簇,到核心的电池管理系统,一整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解决方案。”

 

“小孟,这既是国家的信任,也是一次大考。任务很重,挑战很大,有没有信心?”

 

孟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站起身,郑重地伸出手。

 

“王部长,刘总工,请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走出红墙大院,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

 

孟远的心情却从刚才的万丈豪情,逐渐冷静下来。

 

动力电池,是给汽车装上“移动的心脏”。

 

而储能,则是给国家电网配上“超级压舱石”。

 

但这块“压舱石”,分量太重了!

 

储能电站对电池的要求,在某些方面,比电动汽车更苛刻。

 

极致的安全、超长的寿命、严苛的一致性……

 

最难的,是那个需要同时管理数万颗电芯的“电池大脑”——电池管理系统。

 

孟远的眉头微微皱起。

论材料,老周带领的团队已经是世界顶尖,他不怕。

 

可电池管理系统,那是电力电子和复杂算法的集合体。

 

恰恰是眼下以材料化学起家的远新,最薄弱的短板!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攻关了。

 

这是一场国家级的大考,考的不仅是你的长处,更是你的短板。

 

而这场考试,绝不能挂科。

 

回到厂区,会议室的门刚关上,孟远就把一份文件轻轻拍在桌子中央。

 

“‘长城项目’,百兆瓦时级。”

 

六个字,让整个会议室炸了锅。

 

交头接耳中,负责材料研发的老周,脸涨得通红,拳头都攥紧了:

 

“孟总,您就瞧好吧!材料这块,我给您立军令状!循环寿命、能量密度,绝对给您干到世界前排去!”

 

“对!咱们的磷酸铁锂,谁来了都不怵!”

 

“干就完了!”

 

孟远没说话,只是抬起手,食指在会议桌上轻轻叩了两下。

 

咚,咚。

 

喧闹声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了过来。

 

“咱们的电芯,是‘长板’,是盖大楼的地基和钢筋,这我比谁都清楚。”

 

“但决定这栋楼能不能盖起来,会不会塌的,从来不是最长的那块板。”